随着“湾区都市 品质东莞”城市发展,外来务工、创业的人数逐年攀升,使得随迁子女(非本市户口)人数呈现递增态势,教育资源已面临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学位。公办中小学校的学位主要提供给本市户籍的学生,还有积分入学排序靠前的一些学生。而大多数未入围的积分学生只能选择去民办学校就读(享受民办学位补贴,小学一档5000元/生·学年,二档3500元/生·学年;初中一档6000元/生·学年,二档4500元/生·学年),2017-2019年,东莞市分别向随迁子女提供民办学位补贴4.97万个、12.26万、14.54万个,呈递增趋势。推行民办学位补贴政策,增加积分学位供给,让积分制入学政策更满足群众需求,提高务工人员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一)享受学位补贴的家长对优质学位的需求日益增长增,希望有更好的学位能提供选择。(二)招收积分入学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缺少相应的政府补贴,提升学校硬件、软件实力需要一定的教育扶持,促使这些民办学位能成为真正的优质学位。(三)建设好招收积分入学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提升教育质量为民所期。新时代,国家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县域内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统一,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确保居住证持有人的子女在居住地依法享受义务教育。根据东莞随迁子女与日俱增的现状,应培育一批有实力又为人民满意的民办学校作为义务教育学位的补充,以招收其他符合学位补贴的学生,并为其提供良好的义务教育。
建    议:
        一、增加对招收积分入学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的财政教育投入。多数招收积分入学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为普惠性民办学校,收费并不高,办学条件与师资队伍较公办学校要弱些。在平衡各方支出的前提下将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适当向招收积分入学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倾斜,可在民办教育扶持资金中设立学位补贴专项资金,按招收积分入学随迁子女的人数给予教育经费补助,用于学校增添设施设备或教科研等方面的支出。
        二、继续加强对招收积分入学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的帮扶。送管理、送教、送资源进校,采用送培结合模式,聚焦民办学校的真实问题,通过管理诊断、专家点评、名师示范、专题讲座、跟踪指导、反馈交流等方式,提升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
        三、建立招收积分入学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研判,制定考评比细则,融入年度教育质量监测,推动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结创新,建成积分入学达标校或示范校。日后,主管部门应根据区域教育资源和招生实际,在完成积分入学安排后,让其他符合积分补助的随迁子女自主入读民办学校。
       增加招收积分入学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教育投入,是一项关系民生的义务教育工程,促进招收积分入学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能更好地解决积分入学的学位问题,满足社会多元化教育的需求。

提案者: 张润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