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餐对接”模式使餐饮与农业紧密联系于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其中,农产品原材料质量问题是首要关注点。
农产品原材料作为食品链的源头,其安全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有毒的农产品,如毒玉米、毒番茄、速成鸭、速成鸡等,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 “舌尖上的安全”与“原材料”的关系是一项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餐饮的发展现状以及问题
当代人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顾客通过餐饮感受来享用服务。因此,餐厅提供的菜肴选料要精细,品质要优良,品种应多样,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宗旨,迎合更多消费者的味蕾。
此外,食品安全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目前市场上 “千元鸡”“进口食品”,由于其材料质量热受追捧。然而一些无良商家为降低成本,采用问题食材或不新鲜不合格的食材原料,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二、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问题
需求决定供给。餐饮行业对食材的高质量渐渐推动了农业的发展。随着当今休闲农业的新型模式的兴起,遵循传统农业的思路,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农业设施化、科技化、产业化、现代化,最终实现食品安全和农业健康发展“双赢”。
但仍存在弊端。利益造就违背“良心”。为在短时间内收获更多农产品,更好地迎合餐饮的农产品需求,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催化剂、化肥、激素等。
建 议:
三、关于发展农餐对接的相关建议
推行餐饮行业与农业有机结合的模式,有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与增强消费者对餐饮的信心。原材料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社会的稳定和谐,更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产品企业形象、信誉、品牌的树立,其是相互相成。
(一)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助力农业种养殖高质量原材料。
问题解决抓重点,出现有问题的农副产品,无非就是利益触动,在东莞土地资源宝贵加上人力成本飙升的今天,高成本低收入是触动问题材料出现的根源,建议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并广泛推广,鼓励符合条件的农产品民营企业发行相应的企业收益债,增加额外收入。
(二)建议实施本地农产品采购形式。
本地食材实施本地采购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集中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从而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另一方面,由于近距离原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容易收集,农业生产全过程都可以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从而提高本土农作物的安全可信度。
(三)建议升级提升农餐对接物流模式。
农餐对接物流模式升级,改善农产品物流模式的短板。全程冷链管理和直达配送,避免了原材料在运输或在存储过程中二次污染.实现了农产品物流配送绿色化。
(四)建议线上餐饮平台和农产品品牌进行联动。
充分发挥线上餐饮平台自身优势,结合大数据呈现的消费偏好来为农产品度身定制特色菜肴,开发“舌尖上的美食”,提高相关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销售力与餐饮业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建议餐饮业充分运用人才。
遵循“选人以才”模式,鼓励餐饮业优先录用熟悉农产品的农民或专业对口的应/往届生,充分运用自身专业技能,共同研发农产品原材料,进行传统与创新的制作,开创餐饮行业与农业的新路径。
四、总结
现在许多创新型餐饮企业都在试行本土特色菜餐厅、农家乐体验餐厅、素食餐厅等,目的就是通过直接在本土采购食材,缩短运输的距离,在源头上保证食材的新鲜与质量。 同时在食品安全各种问题曝光的大环境下,餐饮企业为了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食材给予消费者,愿意直接与农户实施联盟战略,而消费者更用心去了解农产品的来源以及种植过程,可以提高他们对食品的放心度。
总而言之,农餐对接的模式是发展趋势,也是当前选择。为了实现双赢,需要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