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土地消耗严重,缺少新增用地指标,开发率接近50%,远超30%土地开发警戒线,城市发展深受土地供需的困扰,在此背景下,“三旧”改造与城市更新提升了存量土地二次开发的效用。城市更新的实践给东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因政策的不完善造成矛盾,《东莞市城市更新单元划定方案编制和审查工作指引(试行)》中“用地贡献和公共配套设施”规定单元内需要捆绑实施的主要设施类型及规模,会引起相邻地块配套功能重复,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利于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
一、现况例举:万江第二中学与严屋文津商住更新单元呈东西向相邻,严屋文津商住更新单元配备了九年一贯制教育设施,两个地块在教育配套服务半径范围内,造成配套功能重复。
二、“三旧”改造相邻地块配套功能重复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运行成本,不利于整个区域的配套共享,割裂地区协同发展。
三、现在教育资源问题突出,更新单元几乎优先配置教育设施,易引起“三旧”改造相邻地块配套功能重复的问题,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利于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
建 议:
一、为切实发挥城市更新在拓展与优化城市发展空间的重要作用,突出更新导向;秉持集约效益的原则,根据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从实际需求出发,灵活处理“三旧”改造相邻地块配套功能重复的问题,取消不合理硬性指标,完善相关政策,优化相关审批流程。
二、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前提下,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周边地块公共配套的功能需求,统筹安排周边地块公共配套设施,利用通盘调剂腾挪的方式,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鼓励更新单元公共配套设施“一事一议”,避免“三旧”改造相邻地块配套功能重复。
三、鼓励活化升级原有公共配套设施,集中满足相邻地块服务需求,允许改造主体以出资、投产建设等方式,对原有公共配套设施进行微改造、提高容积率或改扩建,降低运行成本,保障迫需解决的配套落地,更好地满足配套功能需求,破解“三旧”改造相邻地块配套功能重复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