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自流黑”现象的存在,对公共安全、环保治理、社会稳定带来了多重隐患,更是严重扰乱了炼油及成品油销售行业规范良性发展秩序。“自流黑”的存在,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非法网点和加油车大多不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规范,缺少定期检测,行踪隐蔽且达不到安全距离,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其所售油品多为非标油品,车辆加注后尾气排放严重超标,严重影响空气环境。油品质量差有时会引起车辆、设备损坏,给消费者造成重大损失。非法网点和加油车的储油罐均为私自焊接罐体,油罐封头和罐体厚度根本无法满足基本强度要求,加之管理松散,极易出现油品泄漏,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及安全问题。
“黑油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安全隐患是“自流黑”的最大问题
正规油罐车属于危险品运输车辆,上路必须要有危险品运输证。中国石化油罐车卸油必须要遵循卸油十步法,严格油品进、销、存各环节管理。而黑油车在接卸油和储存发油等的操作上均达不到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与此同时,正规加油站不仅对安全距离有要求,储油罐严禁设在室内,还必须满足埋地等要求。但是,非法加油站点和非法加油车的消防基础设施保障严重不足,均为“三无”状态,无防雷防静电措施,无消防器材,很多黑油点的油罐还安放在厢式货车内,封闭空间一旦油气混合比达到临界状态,就会发生爆炸和火灾,这些固定或流动的加油点,无异于藏匿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巨型炸弹”,对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二、非法加油导致税款大量流失。
非法加油站点(黑油点)不仅安全防护投入基本为零,而且几乎没有任何税费负担,因此相对正规加油站而言成本优势很大,油品出售价格也更低。这些非法加油点因长期存在较大获利空间而屡禁不绝。由此直接造成政府税源的大量流失。
三、消费者维权保障难。
黑油点没有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危化许可证等,消费者加“黑油”,没有有效消费凭证,一旦出现问题,非法加油点和非法加油车往往“无迹可寻”,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四、油品质量难保障,对环境污染大。
黑油,一般是指未通过正规炼厂生产、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的“非标油”。由于没有经过精细加工和提炼,杂质很多,但是可以燃烧。这种劣质油由好油和劣质油按照一定比例调和而成,然后以低价卖出。这些黑油质油,质量不符合“国六”标准。这种非标油品使用后排放大量有害杂质,恶化了空气质量,影响了油品升级和大气污染整治进程。由此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觑。
一,强化日常监管,对非法销售点,非法流动加油罐车等“自流黑”。明确举报渠道,受理部门和处理流程,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防止自流黑死灰复燃。消除安全隐患并防止税收流失,保护大气环境,保护消费者和合法企业的权益,促进成品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多部门重拳出击,严打违法经营行为。联合执法巡查,组建常态化巡查队伍,以白天市场巡查、夜间突击检查的模式,开展非法加油站点集中整治。
三、加强刑事、行政双重打击。明确对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依法实行“能罚尽罚”,对构成犯罪的,立即启动刑事司法程序,协调检、法机关从严处置。
四、提升社会宣传,倡导公众合力抵制。防止污染,减少隐患,人人有责。目前,民众对‘自流黑’现象的危害性还有待提升,以网上网下宣传和社区民警进企业、进社区走访等形式,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同时,通过有奖举报、发展信息员等形式,积极拓展情报信息来源,努力发现违法线索,提升打击实效。
提案者: 徐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