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食用碘盐目前基本是加碘食盐,加碘食盐覆盖率已接近100%。无论国内居民是否有必要补充碘,以及是否发生由于摄食碘过剩而引起的疾病,在全国各地均几乎无法购买到不含碘添加剂的食盐。这种做法在世界各国是罕见的,亦造成了严重的疾病。
一、非含碘食盐在珠三角地区有大量需求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发布《饮用水水质准则》,该准则明确指出:“估计成人膳食需要量为 80~150μg/d”,但珠三角属于高碘区,自然环境水中碘含量大于150微克/升,不需要长期的食盐加碘。
但现实中,尽管消费者要求加大无碘盐供应量的呼声不断,然而目前国内市场却几乎完全买不到无碘盐。在2018年8-10月期间,走访了东莞部分镇街的市场和部分超市,调查市场内不含碘的食盐情况,却发现问题相当严重,市场上除了用于腌制的粗盐外,基本没有加碘的食用精盐出售。这使很大一部分被检查出的碘超标人群,陷入了无盐可食的困境,同时亦发现有目前大部分有健康观念的人群,现在都外购食盐。食盐并非希缺昂贵物品,更不是高科技,但百姓日日不可离,不可忽视。面对不同需求群群体,千篇一律加碘必然会造成碘超标,因而对那些已患有因摄碘过量而导致疾病的人群以及食物中富含碘的地区,提供不含碘食盐也是必要的。
二、食用碘量超标,给人民群众身体造成危害
据有关医学研究资料表明,强制推行全民无限制以及无限期补碘政策,已造成很大部分民众食碘过度。强制全民补碘 20 年,全国的甲状腺病患者从 700 多万猛增到 2 亿多,中国人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碘缺乏,而是碘过量。同时由于碘过量人群基数极大,以导致沿海地区大量人因碘超标造成健康危害。
碘摄入量过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疾病,给国民健康带来的危害。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癌症、弱智、生育能力减弱等,其危害并不小于碘缺乏所引起的危害与疾病。
大量医学人员指出:用加碘后甲状腺恶性肿瘤检出率呈现上升的趋势;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的发病年龄有增长的趋势。有关地区卫生部门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和报道,自从推行全民强制补碘运动以来,甲亢、甲状腺癌等严重疾病目前已经成为较普遍的常见病、多发病。东莞地区,甲状腺癌增长严重。北京市、天津、杭州、上海、吉林等城市的调查也支持这些结论。
如杭州地区自全民食用碘盐以来,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的门诊病人比例,从加碘前的0.9%增加到1.47%。常州地区自食用碘盐后甲状腺炎住院率增加52.0%。福州、吉林、丹东等地甲亢病人分别较以前增加0.3-3.0倍。上海市实施全民食用碘盐以来,近年甲亢病人及甲状腺肿等相关疾病也大大增加。
目前珠三角沿海地区人群碘含量应该是更严重的,根据近期的走访数据,东莞市甲状腺腺肿、甲状腺癌发病率与10年前相比,大幅上升300%以上,医院咽喉科的业务量暴增,几无床位。
碘超标人群基数大,影响广泛,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建 议:
1.做好宣传工作,认识碘摄入过量的危害。碘摄入过多会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可以产生疾病,但常被人们忽视,建议卫生部门做好相关调研工作,为下一步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要加强宣传,让群众认识过度使用加碘盐的危害。
2.增加非碘食盐的销售。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饮食习惯多样的国家,并非所有的地区都需要补碘(例如沿海地区食物中即富含碘成分)。在珠三角等高碘地区,建议食盐公司尽快增加不含碘食盐供应,让不含碘的食盐也上市。
3.建议盐业公司或其主管部门向上级反映情况,推动修改食盐加碘政策。目前,中国只有部分山区因食用碘缺乏尚存在克汀病,基本不存在广泛缺碘的情况。强制性地对全民、全面补碘,现已引起系列的严重碘过量问题。当年食盐加碘的政策明显不合时宜,建议因地制宜修改食盐加碘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