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城市品质得到了巨大提升。东莞在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社主办的“2018中国城市大会暨中国城市品牌评价排名试发布(地级市)”上排名全国第六。但东莞目前的城市品质与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的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东莞要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国家战略和重大历史机遇,必须按照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标准,以城市品质提升带动经济社会的综合转型,增强东莞城市竞争力和市民幸福感。香港和澳门在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城市交通、生态环境、文化软实力等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有比较多的探索和实践,可借鉴其城市管理经验,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东莞城市品质提升。
东莞城市品质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城市品质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东莞城市产业品质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市民创业、就业需求和收入水平提高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市建设品质与城市特色、生产生活功能的配套需求等不相适应,在规划的精准、建设的精致和管理的精细等方面还有不足;城市环境品质与环境承载力不相匹配,还存在资源环境污染、人文生态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城市生活品质与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不相适应,还存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
2.城市品质提升研究还比较薄弱。缺乏城市品质提升的专业研究机构,缺乏对提升城市品质的路径进行系统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城市品质评价指标体系,难以对城市品质提升进行动态评估。
3.社会对城市品质的认知不够。城市品质涉及产业经济、历史文化、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公民素养等要素,社会对城市品质的认知还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硬件、轻软件,重自然物质环境、轻人文社会环境等问题,还需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强化品质意识。
4.提升城市品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还未完全形成。东莞在城市品质提升涉及的环境保护法律与法规、经济引导政策与手段、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等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方面还没有形成政策体系的“叠加效应”。
建 议:
1.深调研。围绕东莞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的把握和遵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要求,委托相关研究机构,组织实施课题调研。对内通过深入论证,重点梳理城市品质提升的优势和短板;对外到港澳开展调研,系统研究东莞如何借鉴港澳城市管理经验,构建“品质东莞”的科学评价体系,推动东莞城市品质提升。
2.善谋划。借鉴港澳城市管理经验,从战略、政策和技术等诸层面,构建生态文明、服务设施、经济发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和城市管理等城市品质提升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做好顶层设计,打好城市品质提升的“组合拳”。
3.补短板。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必须补齐城市品质的短板,特别是民生领域短板,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重点解决“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停车难”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让全体市民共创生活品质、共享品质生活。
4.树品牌。发挥东莞品质城市优势项目,借助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树立东莞城市品牌,发挥品牌辐射作用,带动城市品质整体提升。建立城市品牌研究与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东莞城市品牌资料库,对东莞城市品牌资源进行采集和整理,实现对各类品牌资源的分级分类管理。
5.广宣传。借鉴学习港澳城市的宣传手段,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线上采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采取民众喜见乐闻的形式对东莞城市品质进行宣传;线下举办城市品质提升的论坛、讲座、研讨会等,围绕“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与城市品牌、城市精神、城市核心竞争力等主题开展研讨,推动全市力量参与城市品质提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