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在东莞市麻涌镇兴建了国家重点工程——广州新沙港,并配套建设了东江大桥和进港路(即新麻路),于1992年建成交付使用。东江大桥桥面宽12.5米,双向两车道,车道宽4米,当初主要作为新沙港区疏港的通道,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东江大桥是两地经济飞速发展、城市日新月异见证者,为推动莞穗协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1987年,新沙港分别以港区、公路、铁路、变电站、危险品仓库及附属设施等项目征用麻涌镇土地,土地管理的行政区域界限属于东莞市。
  2002年,由于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港口属地下放和政企分开,新沙港及东江大桥等配套设施资产划归广州市人民政府管理。
  2012年,我镇投入5000万从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收回进港路,由于客观原因并未收回东江大桥的权属。
  随着广州、东莞两地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的东江大桥状况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交通承载力不足。过往东江大桥的车流量日益增大,原设计通行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交通需求,每到上下班高峰期,交通堵塞严重,已经成为东江大桥的最大“心病”;且由于结构病害及原桥梁设计标准低等原因,桥梁承载能力低,管理部门只能在桥梁两侧设置限高架限制重车通行。
  二是企业发展需求大。目前新沙港拥有总容量700万吨的国家、省、市粮库,汽车进出口量达32万台。同时还培育发展了以京东为龙头的电商产业、以玖龙为龙头的造纸产业。2018年,京东、深粮、五矿等项目实现贸易额332.4亿元,成为麻涌产业集聚高新洼地。鉴于新沙港周边大型企业较多,对道路的通行能力要求较高,东江大桥现有的道路框架和承载能力已明显不能满足周边企业的生产发展需求。
  三是路网接驳不畅顺。水乡大道延长线已列入东莞市重大建设项目,已动工建设,预计2019年7月竣工,届时水乡大道延长线将直达东江大桥,双向6车道的水乡大道延长线与双向2车道的东江大桥必然会严重脱节。车流量超负荷、道路阻塞、人车混行、交通混乱,东江大桥已经成为莞穗经济社会交往合作的一个交通瓶颈。
  2017年6月13日,广州市政协主席刘悦伦、副主席李瑾、副主席兼秘书长柯珠军率广州市发改委等部门、广州市政协部分委员会、省机场集团、广铁集团、广州港集团、交投集团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来莞,举办“广州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 发挥枢纽服务功能”对接交流会(东莞站),现场参观了东江大桥,与我方对该桥的改扩建的必要性形成了共识。东江大桥改扩建后,将改变道路堵塞、交通混乱的现状,使之成为一条畅通的“大动脉”,在推动麻涌乃至水乡片区产业升级,提升水乡片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促进穗莞协同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东江大桥改扩建,将使两地的交通出行更加便利,促进两地“创新合作、产业承接、功能互补、生活融合”,将形成与产业互动、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科技创新产业体系的交通支撑。
  
建    议:
  一、由市交通局等相关部门统筹研究制定具体改扩建方案,并加强与广州市相关部门沟通合作,共同推进东江大桥改扩建项目实施。
       二、借东江大桥改扩建之机,摸清我市路桥“家底”,做好改扩建的规划与落实,并推动珠三角一体化路网的规划完善,使路网功能最大化,全面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提案者: 麻涌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