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又离不开作为经济支撑的社区集体经济。纵观我市近年来的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以出租物业为主的收入体系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至2018年,物业租赁收入仍占全市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七成以上,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着重体现为:一是集体物业老旧,证照不齐,影响集体经济扩大再发展;二是用地指标日趋紧张,部分镇街甚至已经陷入了无地可用的困境;三是次发达社区受宏观环境、用地资源、投资渠道等因素制约,造血功能依然不足。
  一、影响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我市经济发展起步早,大部分厂房物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大力鼓励发展经济,招商引资,追求发展速度,故很多镇街、社区一级的核心工作是建厂招商,且相当部分社区集体土地、厂房物业处于证照不全状态,使社区在发生经济合同纠纷时处于被动状态,合理权益得不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再者,我市大部分的旧厂房大多根据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点而建,承载新兴产业能力普遍不强,且旧厂房进入维修期,也产生了高额的维修成本,规模也相对落后,建筑布局和规划凌乱,由于规划欠科学,居住环境、配套设施也不跟上需求,居民幸福感不高。
  (二)当前国土资源管理政策十分严格,新增用地指标趋紧,土地成为制约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全市都致力于三旧改造、城市更新等做法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发展集约化经济,但开展改造时办理的手续相对繁琐,耗时较长,同时在改造期间,集体经营收入将直接减少,导致社区集体参与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错失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次发达社区受多方制约,开源困难,负担沉重,造血功能薄弱,须靠市镇补助才能维持经营。一方面是土地资源制约,农田和生态保护任务较多集中在次发达社区,受土地规划限制,其工商业发展缓慢,难以从根本上脱贫;另一方面是投资渠道不足,次发达社区普遍欠缺启动资金,难以实现增收,集体也没有能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二、扶持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意义
  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确实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区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是社区致富的重要途径,是惠及子孙后代的重要举措。开展帮扶社区可持续发展工作,有利于社区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可提高创收“造血”能力,确保资金安全和收益稳定,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    议: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滨海湾等系列发展战略相继推出,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内源型优质企业逐步向我市转移,我市也应借此东风,顺势制定推出相关政策,扶持社区集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一)建议对社区集体进行三旧改造提供政策、资金扶持。一是简化三旧改造项目申报手续,适当提高容积率;对于历史遗留证照不齐的土地物业等,减免补办费用。二是对于社区集体三旧改造项目开发期间,由财政对社区进行补贴;项目改造后,在税收方面给予社区返还奖励。
  (二)建议调整放宽社区集体建设农民公寓项目的条件。如下调项目启动时集体资金比例,把农民公寓的审批权下放至镇街,简化流程,降低行政成本。
  (三)建议出台政策,拓宽发展渠道。一是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拓宽欠社区投资渠道的具体政策和操作办法,推出更多优质项目,并引导集体资金合理参与金融产品。二是“市镇主导开发,市、镇、社区三级分利”经济开发模式,通过土地作价、资金入股等方式,引导扶持社区参与镇级统筹开发。
  (四)建议研究相关政策措施,提高次发达社区的自我造血功能。继续加大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补助的同时,制定政策指导次发达社区利用自身天然优势,发展“一社区一品”,提高创收能力。
  (五)建议针对社区集体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出台专门的规范性文件,全面梳理手续流程,明确标准,细化指引。


提案者: 厚街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