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膳食不平衡和不良生活习惯引发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健康问题,东莞市政府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健康东莞和“深入推进健康东莞建设”的要求。但从目前的措施和实施情况来看,健康东莞建设的推进力度不够、推进速度缓慢、效果也不理想。主要有几个问题:
  (一)支持性环境和社会氛围不足。一是支持性环境不足。没有很好地把健康生活的理念融入相关政策,使群众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方面没有得到一个长期的、可持续性的支持性环境。二是社会氛围不足。在推进健康东莞建设工作的宣传引导和氛围营造上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一个全民参与健康生活舆论氛围,在调动社会和个人参与健康促进的积极性方面有所欠缺。
  (二)缺乏健康知识。群众对疾病预防、健康常识、科学饮食、养生保健、良好生活习惯等健康知识普遍缺乏,对健康和健康生活理念的认知模糊,缺乏专业、系统、科学的培训和指导。
  (三)政府主导和部门协作的机制还有待完善和加强。市政府还没有形成一个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协作,市场运行的长效工作机制,对激活市场,形成部门合力方面还有待提升,导致健康东莞建设的推进力度不够,效果不理想。
  

建    议:

  (一)加强调研,形成合力,稳步推进健康东莞建设。
  一是建议由市政府组织深入调研,对建设健康东莞的必要性、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有利条件、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进行充分论证,推动健康纳入城市规划、市政建设、道路交通、社会保障、宣传推广等公共政策,并制定出“健康东莞”建设的工作目标及时间表,指导“健康东莞”建设有序推进。二是加大健康东莞的实施力度。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建立由卫生健康局、宣传部、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成的健康东莞建设领导协调小组,具体由卫生健康局负责统筹,加强对工作的指导和综合协调。同时,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要将日常工作与建设健康城市有机结合起来,在整合和优化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的基础上,加强工作的规划性和科学性,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健康东莞建设。
  (二)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加大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工作的资金投入。国内外研究表明,在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中如果多投入1元钱,便可能在医疗中减少7-8元的投入。因此,要加大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体系,推动医疗模式从“重治疗”到“重预防”转变,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二是切实强化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建议针对不同人群受体,建立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健康知识宣讲团,采取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主题宣传与科普宣教互辅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推进的形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分领域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重点加强疾病预防、健康常识、科学饮食、养生保健、良好生活习惯等的宣传和推广,普及健康知识和努力营造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舆论环境。市场监督管理局要针对餐饮行业,加强健康饮食宣传,推广健康餐单和创建“健康”食市,提倡少油、少盐、少糖的健康饮食。妇联要针对家庭主妇大力宣传膳食指南,加强营养配搭,合理膳食等科学饮食教育。团委和教育部门要针对青少年加强良好生活习惯培训的教育。
  (三)全民动员,激发活力,倡导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一是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调动社会和个人参与健康促进的积极性,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二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引导、支持各类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全民健康生活行动。针对人民群众健康生活需求,建设健康生活方式体验及践行的相关设施,开发和推广健康促进技术和健康支持工具,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硬件、手机APP等信息技术,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相关服务可及性。
  


提案者: 石排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