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单位: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答复文号: 无
答复日期: 2019年03月12日
联 系 人: 刘燕
联系方式: 22837045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市教育局:
孙燕华委员提出的《关于充分利用莞港文化资源、加强本地青少年美育的提案》收悉。现就提案提及利用东莞的博物馆资源展开美育实践等相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我市利用博物馆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教育活动。全市共有博物馆48座,其中市属博物馆8座,镇(街)博物馆9座,非国有博物馆31座,涵盖历史资源、产业配套、民间收藏、休闲消费等多种类型,是青少年素质教育、乡情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新建成鑫源食品、乐人谷茶文化、福木源红木等非国有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博物馆)、东莞展览馆、可园博物馆等市属博物馆完成了陈列展览升级改造,不断完善博物馆设施建设,丰富青少年教育内容。推出了“探索工坊”、“东纵第二课堂”、“东纵小战士”红色夏令营、“莞邑文化培育坊”等活动,寓教于乐使青少年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举办“流动博物馆”特色教育活动,实现展览走出去、活动送上门不断开辟馆外活动阵地,普及历史文化知识。2018年,相关博物馆共引进精品展览74场;举办互动活动59项,合计480期,未成年观众达107.92万人次。
二、我市两家公立美术馆——岭南美术馆、莞城美术馆不断探索和发挥美术馆在美术教育方面的作用。岭南美术馆结合馆藏和展览,推出“艺术与欣赏”等公共教育活动品牌。2018年,举办“诗情?画意——我为古诗配图绘画创作大赛”、“成长——东莞市青少年创意美术邀请赛暨‘放飞梦想’东莞市第四届艺术教育成果大赛美术比赛获奖作品展”等,策划“两馆一厅”美育特色实践课程、艺术家展览导赏、馆藏十年特展专题艺术教育等系列公共教育活动。2009年开始,莞城美术馆与周边各学校打造馆校共建服务模式,首创“在美术馆上美术课”美育教学方式,并把精品展览、艺术讲座送进校园,开展“在美术馆上美术课”“小手拉大手”“精品展览、艺术讲座进校园”等各种创新活动。同时,东莞市文化馆连续两年举办青少年艺术季活动,2018年举办了“I Love Art”东莞青少年艺术季。
三、全年常态化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每年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从2010年开始,我市着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有机会接触粤剧、欣赏粤剧。截至目前,我市已有道滘、麻涌等16个镇(街)成功推动了戏曲进校园;活动点共24家,包括道滘镇青少年粤剧培训中心、麻涌中心小学、漳澎小学等。目前我市已成功挂牌21家东莞市“戏曲进校园”示范单位,这些示范单位以设立第二课堂为主要培训形式,把粤剧曲艺的身段、表演、音乐等作为课堂内容。同时,开展“莞脉传承”粤剧赏析讲座,2018年,已协办近60场讲座。2018年莞脉传承之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出非遗走进校园活动、学生走进非遗实践基地、“我是小小传承人”系列活动、非遗进校园示范性项目评选、非遗课程研发等5大板块活动,完成了63场非遗进校园活动。
接下来,我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不断深化和拓展大湾区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合作举办各类文化展览、展演,共同弘扬和推广粤剧、龙舟、麒麟舞、醒狮、客家山歌等岭南文化,培育打造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区域文化品牌。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市的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粤剧发展中心等文化场馆,策划有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和美术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粤港澳以及国内国际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更有力地发挥艺术普及和艺术教育作用。
答复单位: 教育局
答复文号: 东教函〔2019〕895号
答复日期: 2019年05月30日
联 系 人: 黄建辉
联系方式: 13925854493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20190275号提案的答复
孙燕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利用莞港文化资源、加强本地青少年美育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学校美育的关注。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充分发挥本地博物馆、美术馆等美育资源的公共教育功能
(一)利用博物馆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教育活动。我市共有博物馆48座,其中市属博物馆8座,镇(街)博物馆9座,非国有博物馆31座,涵盖历史资源、产业配套、民间收藏、休闲消费等多种类型,是青少年素质教育、乡情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新建成鑫源食品、乐人谷茶文化、福木源红木等非国有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博物馆)、东莞展览馆、可园博物馆等市属博物馆完成了陈列展览升级改造,不断完善博物馆设施建设,丰富青少年教育内容。推出了“探索工坊”、“东纵第二课堂”、“东纵小战士”红色夏令营、“莞邑文化培育坊”等活动,寓教于乐使青少年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举办“流动博物馆”特色教育活动,实现展览走出去、活动送上门不断开辟馆外活动阵地,普及历史文化知识。2018年,相关博物馆共引进精品展览74场;举办互动活动59项,合计480期,未成年观众达107.92万人次。
(二)探索和发挥美术馆在美术教育方面的作用。我市共有两家公立美术馆——岭南美术馆、莞城美术馆,岭南美术馆结合馆藏和展览,推出“艺术与欣赏”等公共教育活动品牌。2018年,举办“诗情?画意——我为古诗配图绘画创作大赛”、“成长——东莞市青少年创意美术邀请赛暨‘放飞梦想’东莞市第四届艺术教育成果大赛美术比赛获奖作品展”等,策划“两馆一厅”美育特色实践课程、艺术家展览导赏、馆藏十年特展专题艺术教育等系列公共教育活动。2009年开始,莞城美术馆与周边各学校打造馆校共建服务模式,首创“在美术馆上美术课”美育教学方式,并把精品展览、艺术讲座送进校园,开展“在美术馆上美术课”“小手拉大手”“精品展览、艺术讲座进校园”等各种创新活动。同时,东莞市文化馆连续两年举办青少年艺术季活动,2018年举办了“I Love Art”东莞青少年艺术季。
(三)联合市文化馆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从2010年开始,每年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有机会接触粤剧、欣赏粤剧。截至目前,我市已有道滘、麻涌等16个镇(街)成功推动了戏曲进校园;活动点共24家,包括道滘镇青少年粤剧培训中心、麻涌中心小学、漳澎小学等。目前我市已成功挂牌21家东莞市“戏曲进校园”示范单位,这些示范单位以设立第二课堂为主要培训形式,把粤剧曲艺的身段、表演、音乐等作为课堂内容。同时,开展“莞脉传承”粤剧赏析讲座,2018年,已协办近60场讲座。2018年莞脉传承之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出非遗走进校园活动、学生走进非遗实践基地、“我是小小传承人”系列活动、非遗进校园示范性项目评选、非遗课程研发等5大板块活动,完成了63场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二、积极开展粤港澳和国内国际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
为加强粤港澳中小学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发挥聚合优势,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小学音乐、舞蹈等艺术教育共同体,省教育厅正在组织成立“粤港澳中小学音乐教育联盟”,并开展相关交流合作活动。我市积极响应,推荐10所我市粤港姊妹结对学校参加音乐教育联盟。下来,我市将积极响应联盟活动号召,通过音乐等艺术的交流,促进三地学生的交流、交往和交融,促进港澳中小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热爱。此外,我市连续两年成功举办粤港澳姊妹学校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东莞赛区比赛,每年都有来自粤港两地18所姊妹学校向观众们演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赋之美,展现了专业的诵读能力和深厚的姊妹情谊。此外,我局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东莞市“莞香传情-莞港澳青少年成长营”。发挥本地优势,推进莞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我市虎门林则徐硝烟博物馆、虎门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等参观点,已经成为港澳青少年来莞参观学习的重要教育基地及科普基地。近几年,我局多次接待港澳师生团来莞参观,协助安排他们到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景点参观,并在参观结束后,安排师生团进入学校课堂“同上一节历史课”及开展青少年友谊赛等活动。这类寓教于乐的交流活动,加深了港澳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认同,让两地青少年建立友谊共同成长。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中加文化交流巡回演出”,加拿大红枫青年华乐团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团共同演绎精彩节目,传承文化交流。
三、加强艺术欣赏教育和学习
我市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其中,在美术课程开设方面,我市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美术课每周2课时,三年级到六年级第一学期美术课2课时,第二学期美术课1课时;七年级到九年级美术课每周1课时;普通高中开启艺术类必修课程的6个学分;中等职业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保证72学时。学校可以依照自身的办学条件和需要,将美术史和艺术欣赏的教育和学习纳入美术校本课程。学校还会针对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群体组织进行选修,组建美术兴趣小组,进一步结合学生和学校实际开发一些拓展性课程,在课程中进行美术史和艺术欣赏教育探索,推动我市美育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化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我市的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的作用,策划有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和美术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粤港澳以及国内国际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更有力地推动学校艺术普及和艺术教育工作。
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继续关注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
答复单位: 市台港澳事务局
答复文号: 东台港澳函〔2019〕215号
答复日期: 2019年06月05日
联 系 人: 范星星
联系方式: 13602315501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20190275号提案的办理意见
市教育局:
东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190275号提案《关于充分利用莞港文化资源、加强本地青少年美育的提案》收悉。围绕提案第二点建议“积极开展粤港澳和国内国际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根据我局工作计划,下一步将精心筹办“莞香传情”莞台港澳青少年成长营、莞台大学生夏令营等品牌活动,组织四地青少年参观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西城楼、可园、饮食文化博物馆等美育资源平台,现场体验龙舟、舞狮、粤剧等非遗文化,推动四地艺术文化交融发展。
办理单位: 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台港澳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