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只在2011年以公益创投的方式,面向全国广泛征集优秀公益项目,进行资助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东莞公益创投仅开展一届,第二年对第一届资助项目进行继续资助。东莞市第一届公益创投活动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1000万,覆盖七大领域,惠及青少年、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异地务工人员等群体,面向全国开展,并以“配套资金”和“创意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公益达人参与。
  目前,我市在开展“公益创投”还存在以下问题:
  1. 缺乏系统的社会组织培育路径
  项目是社会组织育人育机构的载体,由于公益创投不再举办,一方面没有更多资金覆盖更多社会服务领域,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东莞市改用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的形式对社会组织进行扶持,缺少专业第三方机构为社会组织提供全面的能力建设培训,从项目培育到组织培育全面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
  2. 增加了企业、基金会各方的筛选成本
  由于缺少了公益创投这一多元资金池载体,企业、基金会等在对社会组织进行单独扶持时需要耗费大量成本考核社会组织是否符合标准,资助效率与社会效益回报降低。
  3. 社会组织违规违纪现象频发
  由于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资金来源减少,社会组织投入社会服务建设和机构运营的积极性降低,社会组织违规违纪现象频发,大大提升了政府部门的管理成本。
  

建    议:

  1. 完善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路径
  公益创投是一个培育和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创新性模式,它通过对各类社会组织的财务与非财务投入、赋予他们从事公益事业的综合能力来达到公益慈善目的。除了初创期社会组织对组织培育发展的有强烈需求,具有一定人员规模的组织和正在发展中的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公益创投中也抱有不同层级的组织培育需求。
  2. 加大非财务支持的权重
  公益创投作为促进社会组织活力、培育优秀创新社会服务项目的一项活动,目的是激发更多的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优秀项目,得到可复制的项目干预模式,通过公益招投标与政府购买服务全面推广。专业第三方应当为社会组织提供能力建设,协助社会组织梳理项目的服务干预模式,验收项目服务成效,全面促进项目执行质量提升与组织发展,改善当地公益生态。
  3. 构建多元参与的公益创投资金池
  社会服务的共同目标单纯依靠政府是不可能实现的,除政府要在资金投入解决社会问题外,还应加大对社会组织扶持力度。如何撬动民间资本投入,应由政府牵头、企业、基金会等多元主体注资组成种子资金,由公益创投机构专业化运营,从而使社会组织综合发展。
  4. 促进创投与政府购买的积极转化
  参与公益创投的社会组织项目的可持续性一直是各界关注的重点。社会组织与政府资源之间的资源依赖性决定了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资源的大力支持,而政府的社会服务下沉也需要社会组织提供高效与可持续社会服务。因此,政府需要在公益创投资助中择优选取服务干预模式,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为优秀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5. 强化品牌意识,树立良好形象
  政府把加强公益类社会组织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通过主流媒体和微信等新型媒体,及时宣传介绍公益动态信息,大力弘扬公益类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先进事迹,传播普及公益理念,培育公益意识,增强公益类社会组织的社会认知程度,营造舆论氛围,打造东莞“公益慈善之城”。
  


提案者: 姚进洪,刘治猛,叶效怀,李泽,许斌,钟振强,蔡玲霞,邓皓辉,张敬智,郑金伙,梁笑莲,叶向明,向淑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