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同步升级产业工人技能,是产业转型升级获取持续内在动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内在需求,对我市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工作现状
(一)政府政策与实施方面。通过大力实施“东莞制造2025”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完善技能人才培育政策配套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东莞市“首席技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意见》。
(二)企业针对性提升方面。企业通常都会进行入职培训,但由于普工流动性大,对员工的培训有一定限制,主要方式仍是“以老带新”,较少邀请专业社会师资进行培训,中小型企业在员工培训主动性方面不高。
(三)产业工人自身提升方面。在“机器换人”、智能制造为先导的产业升级大背景下,调研发现,产业工人自身对于提升自我学历和技能方面的需求十分迫切。
二、问题
(一)政策体系偏宏观,针对性不强。我市尽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体系,但在培训标准、实施路线图,资源配置和专业化支持等政策制定上仍然欠缺。人才培养政策缺乏针对性,人才政策与企业需求脱节,重视对高端人才的支持,缺乏对学历不高的技工人才支持。
(二)人才供需脱节,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有待提高。我市高校及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模、教学模式及管理体制机制与实际需求相脱节;产业工人整体素质不高,以机器换人和智能装备制造为例,调查显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仅占1.4%,高级职称员工仅占2.19%,。
(三)政策宣讲力度不足,信息渠道不畅。企业普遍反映,与有关政府单位对接不畅,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人才培养政策。联接政府、企业、员工之间的信息渠道,政策解读、相关政策发布等信息流通机制有待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