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市园区统筹组团发展部署要求,东江滨水区为城区片区的先行区,也是近期组团统筹的重点。目前,《东莞市“三江六岸”概念规划》正在征求意见,预计近期将出台。但由于东莞水道的分隔,东、西两岸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落差,两岸的交通联系薄弱成为了制约东江西岸经济发展和强化中心城区与水乡片区联系的重要因素,并已成为广大市民在各式平台表达民生诉求的焦点。
目前,中心城区在东莞水道的生活性过江通道仅有曲海大桥、万江桥和梨川桥,交通堵塞情况已日益严重,其中万江大桥和曲海大桥的交通量已经饱和,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两条桥梁均已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加建过江通道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推动中心城区过江通道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在《东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东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东莞市中心城区分区规划(2001-2020)》《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东莞市中央商圈发展策略规划研究及核心区城市设计》《东莞市区镇街结合部节点整治提升项目研究方案》等多个层次规划均对过江通道有具体论述,指出我市镇际交通联系偏弱,组团间快速联系不便,镇街道路衔接不畅,尤其需要新增中心城区在东莞水道的过江通道。此外,东莞市的“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完善市域道路系统,全面提升路网可达性”的发展思路,中心城区过江通道建设正是落实相关规划、切合“十三五”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市域交通问题的重要步骤。我市“三年品质提升”计划中,鸿福路过江通道已纳入项目库(征求意见稿)中,计划与轨道1号线同期开展建设。
二、推动中心城区过江通道建设的可行性
2012-2013年,市规划局曾牵头对中心城区过江通道进行研究,建议优先实施鸿福路通道方案。其后形成了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工程项目建议书,从建设条件、项目选线及技术标准、工程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项目可行,建议分阶段实施。该项目建议书已通过专家评审。过江通道各项规划论证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迫切需要推动从规划到实施的转变。
三、推动中心城区过江通道建设的迫切性
目前,连接中心城区东西两岸线的生活性过江通道仅有曲海大桥、万江桥、梨川桥,在早晚高峰时期通行量已接近饱和,“上班必堵,周末常堵”已成常态,大桥天天塞车,市民怨声载道。
轨道1号线滨江体育馆站及跨江区间已完成工程设计,预计年底开工建设。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二期与该区间共线,由于可供建设的空间受限且轨道土建完成后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禁止再施工,需在轨道1号线滨江体育馆站及跨江区间建设时同步实施。因此,急需对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二期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以便与轨道1号线滨江体育馆站及跨江区间衔接。否则,在轨道1号线开工后,将错失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二期的建设良机,导致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二期无法建设。
建 议:
(一)由于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二期工程已纳入“三年品质提升项目库”(征求意见稿),实施主体为市城建局,建议由市城建局牵头,尽快实施项目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十四五”中期建成通车。
(二)将东莞水道在中心城区的跨江通道建设作为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治理工作的一项重点研究内容,对其余跨江通道进行前期研究,并适时实施,以畅通中心城区交通微循环,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对水乡片区的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