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单位: 市自然资源局
答复文号: 东自然资函〔2019〕951号
答复日期: 2019年03月26日
联 系 人: 梁永鸿
联系方式: 13790273223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一、黄永鹏委员从我市的具体情况出发,对我市交通拥堵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具体建议。对此,我局深表赞同。
二、对于“发展公共交通,减少交通存量”的建议,我局牵头组织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的编制工作,推动建立与东莞新时期城市建设和新型城市空间结构相契合,支撑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形成了“开放外联、统筹内聚、强心提质”的市域轨道网络规划方案,规划2035年形成总里程466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过高品质公交,提升我市公交出行分担率,缓解交通拥堵。
三、对于“优化交通组织,加快通行效率”和“增加公共停车泊位数量”的建议,我局牵头组织编制了《东莞市中心区主干道交通改善工程项目建议书》,通过“短平快”措施快速缓解片区交通拥堵、疏散周边干道交通压力,提出的部分项目已经由市城建工程管理局进行落实,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我局正在牵头组织编制《东莞市中心城区停车改善及发展规划》,对中心城区提出近期停车场建设方案和远期控制目标。
四、根据《东莞市综合交通运输联席会议办公室2019年工作计划》,市综合交通运输联席会议办公室已对我市交通拥堵的治理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和详细分工,我局将根据有关工作安排,积极推进相关负责工作。
答复单位: 交警支队
答复文号: 东公交函﹝2019﹞117号
答复日期: 2019年05月30日
联 系 人: 黄勇军
联系方式: 13509021156
反馈意见: 满意
反馈备注: 经核实达到要求,给予通过
答复内容: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190224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黄永鹏委员:
您提出的政协提案20190224号《关于立足长远,着力攻克当前交通拥堵“硬骨头”,有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根据我支队的相关职能,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全民交通意识,增强人文素质”的建议
(一)提高交通管理者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提升全市交警系统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纪律意识和执法规范,实现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双提升”,交警支队高度重视队伍正规化建设。今年4月至5月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了大练兵活动,培训内容包括队列体能、交通手势指挥、警容礼仪、执法规范等,有力促进了交通管理队伍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二)加大文明交通宣传力度。交警部门积极利用社会主流媒体和“东莞交警新媒体矩阵”,加强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对各类交通违法行动的曝光,提升广大市民文明出行意识。同时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工厂等地区,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各交警大队每月协调各镇街相关部门,在主要路口安排警力,和志愿者一起劝导市民安全出行,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交通安全知识等,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三)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全市交警部门常态化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动,严肃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今年以来累计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5万余宗,通过电子警察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9万余宗。
二、关于“发展公共交通,减少交通存量”的建议
根据市交通运输局提供答复意见,今年该局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动公交发展:
(一)体制改革方面。开展第二轮公交资源整合工作,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公交行业的主导作用,全面整合镇内公交资源,进一步完善我市公交线网结构,全市镇内(园区)公交于2019年6月30日到期后,逐步退出公交运营,不再实施“一镇一公汽”模式,整合优化为以片区公交为主体的一体化公交模式。
(二)品质提升方面。一是针对部分时段候车时间长等突出问题,开展品质公交示范线活动,积极探索有效改善措施,提升市民公交出行品质。二是推动公交纯电动化工作,进一步优化全市公交运力结构,2019年底前实现全市100%公交车纯电动化,提升公交车的技术性能和乘坐舒适性。三是第二轮公交资源整合工作,优化调整公交线网结构,加强与广州等毗邻市公交系统对接,通过新增和调整跨市公交线路,进一步完善跨市公交线网;新增一批接驳轨道交通2号线的公交线路,强化公交+轨道在城市交通出行中的组合优势,提升公交吸引力。
(三)设施保障方面。一是协调市发改部门加强公交专用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完善全市充电设施布局,新建公交专用充电基础设施200个。二是结合公交专用道的规划建设,用好公交专用道,提升公交运营效率。三是升级公交智能信息平台,拓展完善智能公交管理平台功能,研究通过国有资金注资形式解决平台升级相关费用,使平台在企业内部管理、政府部门监管、信息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另外,市规划局牵头组织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的编制工作,推动东莞新时期城市建设和新型城市空间结构相契合,支撑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形成“开放外联、统筹内聚、强心提质”的市域轨道网络规划方案,规划2035年形成总里程466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通过高品质公交,提升我市公交出行分担率,缓解交通拥堵。
三、关于“优化交通组织,加快通行效率”的建议
(一)提升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交警支队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与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利用高德、百度在开放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和公众出行服务经验,共同探索“互联网+”交通管理模式,推动交通管理工作向更高效、更惠民、更绿色的方向发展。另外,交警支队拟在环莞快速路、东部快速路等六条快速路增设电子诱导屏,及时发布道路交通情况,引导驾驶人合理选择通行线路,避开拥堵路段。
(二)推动交通拥堵点的整治。交警支队通过实地调研和大数据筛查,初步整理出全市54个交通堵点、乱点,并协助市综合交通运输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了《东莞市交通拥堵节点治理行动计划》,拟对106个拥堵点进行整治。目前已完成两批共46个交通拥堵点的整治,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接下来,市交联办将继续组织开展第三批共22个交通拥堵点的整治工作。
四、关于“增加公共停车泊位数量”的建议
(一)编制停车规划,推动停车场建设。目前市自然资源局正在开展《东莞市中心城区停车改善及发展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将从完善配建类型及指标、完善停车规划方案、立体停车库报建等方面,助力我市停车场建设工作。待《规划》正式发布后,将按照“成熟一项,推进一项”的原则加快停车场建设。
(二)开展停车管理调研。为学习先进城市的停车管理经验,市城管局会同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交投集团等单位赴深圳市进行了调研,了解深圳在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推进完善我市停车管理机制。
(三)研究停车场投资建设鼓励政策。市政府正研究制定鼓励停车场投资建设方面的政策,如新建停车场可配建一定比例的附属商业建筑面积,以及建筑物超过停车配建标准,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可按程序申请在建筑物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场等,吸引社会资本与专业团队参与。下阶段,市城管局将根据市政府文件精神,配合市综合交通运输联席会议办公室推动各园区、镇街完善停车配套设施和停车场建设工作。
答复单位: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答复文号: 东城综函〔2019〕486号
答复日期: 2019年04月24日
联 系 人: 何庆中
联系方式: 22012517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请详见PDF红头文件。
办理单位: 交警支队,交通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