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单位: 科技局
答复文号: 东科函〔2019〕225号
答复日期: 2019年04月26日
联 系 人: 王少波
联系方式: 13713337077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东科函〔2019〕225号
市科技局关于对东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
代表建议第20190215号的会办意见
市投资促进局:
关于贵局主办的“关于组建大湾区中日产业合作平台”的建议,我局作为会办单位,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支持大湾区产业合作研究院对标新型研发机构。近年来,我市通过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等方式,积极吸引境内外著名高校院所、国家级研发机构、行业龙头企业或优秀创新科研团队等组建了32家新型研发机构,基本涵括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八大高新技术领域,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产业和技术覆盖面。大湾区产业合作研究院通过组建产学共建机制,既可以将日方的技术成果和高技术人才引入到新型研发机构进行有效对接和合作,也可以依托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等一批大科学装置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的高端创新资源,加快推动中日产业合作平台的批量产业项目落地。
此函。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2019年3月28日
(联系人:产学研结合科袁倩华,联系电话:13763187823)
答复单位: 教育局
答复文号: 东教函〔2019〕641号
答复日期: 2019年05月07日
联 系 人: 黄建辉
联系方式: 13925854493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委员第20190215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市投资促进局:
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九三学社市委会提出《关于组建大湾区中日产业合作平台的建议》提案,经研究,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东莞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情况
我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交流活动。鼓励在莞高校依托我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打造办学特色,建设专业品牌。支持在莞高校根据东莞产业结构特色和企业发展特色,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重点,在办学模式引进、课程体系引进等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18年,我市有9所高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开展的工作主要有:
(一)支持在莞高校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开展国际交流。支持在莞高校通过聘请境外知名教授、专家或院士来高校担任荣誉或兼职教授,邀请境外优秀教师来高校讲学与作报告,选派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境外合作学校学习与进修等互动交流方式,了解、学习和掌握境外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理念与方法,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通过引进国内外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堂答辩、演示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境外教育机构的互动和启发式教学方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东莞理工学院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教务处、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交流处有关负责人组成的访问团,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圣玛丽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等合作高校访问,推动落实学生创新创业、学生联合培养等合作事宜。广东科技学院与莞港青年交流促进会、市青年联合会联合开展了“爱我中华”两岸四地青年大汇聚—北京西安历史文化之旅活动,通过活动,增进港澳台及内地青少年之间的感情和交流,促进两岸四地青少年对祖国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代表团应邀出访阿联酋海湾医科大学,洽谈教育交流与合作事宜。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就校企合作、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专业开设、就业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实训室建设、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状况和科研等方面进行探讨和交流,对香港高等教育体系、香港大学的专业设置、各专业发展状况和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十位专业教师赴台湾地区合作院校交流学习。
(二)支持高校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我市高校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产业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我市高校积极加强与芬兰、捷克、塞尔维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有关高校、集团公司合作,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如: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综合引入法国工程师培养体制,逐步探索出既有莞工特色又有国际共同特征的新时期工程教育模式。东莞理工学院与捷克布尔诺门德尔大学、奥帕瓦市西里西亚大学开展高校学生交流交换项目合作。广东医科大学与波兰热舒夫大学、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等开展学习交流和交换生项目。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规划与马来西亚城市理工大学开展MBA联合培养合作。广东科技学院与泰国商会大学、博仁大学开展寒暑假游学、本科升硕士项目。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与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国际学院合作开展2+2(+2)中泰大学专本硕连读学分互认项目。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与新加坡珍宝国际餐饮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实训项目。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拉夫堡学院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我市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发展。
二、下来工作计划
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积极鼓励在莞高校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开展文化、教学交流和多元化合作办学,支持高校组织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赴海外培训进修和教学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支持高校引进高水平的国际教学团队,利用国际优质师资推广先进办学理念,以开放办学促进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以国际化推动我市高等教育现代化。
答复单位: 市人社局
答复文号: 东人社函〔2019〕140号
答复日期: 2019年05月23日
联 系 人: 刘耀国
联系方式: 13712104373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市投资促进局:
九三学社市委会在市第十三届政协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组建大湾区中日产业合作平台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我市人才引进培养情况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人才东莞”战略,人才总量规模逐步扩大,人才结构持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去年新出台《东莞市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实施方案》、完善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修订市特色人才目录。通过认定评定的市特色人才,除了可获得最高千万元的资金资助和奖励外,还可以获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住房(最高250万元)、医疗、社保、税收、通关、配偶安置、子女入学、薪酬等优质生活待遇。截至2018年底,我市现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8名;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90名;认定评定市特色人才达317名,其中日本籍2名;全市高层次人才达11.5万人;人才载体进一步丰富,累计全市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6个、分站12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2个、省博士工作站26个,累计招收博士后263人。
二、2019年相关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鼓励日本有志人才来莞就业创新创业,下阶段,将重点做好科技和管理领域日本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工作:一是继续实施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围绕深化创新驱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积极引进取得先进创新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广阔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对获评的市领军人才项目,市财政先期给予100至200万元的启动资金扶持,后期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再给予100至300万元的创新创业奖励。二是实施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遴选一批扎根东莞的科技、企业经营管理、金融、社会建设等领域的领军人才进行培养支持,最高给予每人30万元扶持。三是实施青年领军人才引进培养计划,支持青年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最高给予每人100万元扶持,享受金融支持、优先推荐、专项培训、直接入户、公共服务等支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凡是符合申报条件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日本青年人才均可申报青年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获选后均可获得同等的支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四是优化人才交流平台。发挥社会人才机构的专业化力量参与举办系列人才交流、论坛或项目对接活动,进一步打造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东莞名企名校行、 “蓝火计划”博士生工作团项目等招才引智活动品牌。欢迎日本人才来莞建功立业,推动共建共享“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
责任领导:赵 毅
承办人姓名:刘光辉
联系电话:22836667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4月3日
答复单位: 市外事局
答复文号: 东外函〔2019〕16号
答复日期: 2019年05月29日
联 系 人: 唐晓艳
联系方式: 15916859676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九三学社市委会:
发来第20190215号提案《关于组建大湾区中日产业合作平台的建议》收悉。经研究,以下为我局对第2019021号提案的回复意见如下:
一、发挥在莞日资企业和日企商会的作用
我市拥有众多的日本投资企业,在所有日本投资企业中,以制造业为主,主要集中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行业。目前,我市正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我局在下一阶段将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及我市发展需求,加强我市与日本先进制造企业的联系合作,助力我市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我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协调各部门各镇街定期上报在莞日资企业和日企商会的相关投资情况及经贸数据,实现资源共享,以便掌握总体情况,并根据我市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在莞日资企业和日企商会的沟通交流另外,我局将继续邀请在莞日资企业及日企商会的高层人员来莞访问,让更多的日方人员了解东莞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及今后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增进双方的互信,为日后产业合作及组建大湾区中日产业合作平台提供更多的资源帮助。
二、发挥日本驻穗领馆的作用
近年来,我局不断加强与日本驻穗领馆的联系,邀请日本驻穗领馆来莞参加各类活动,进一步巩固上方的合作关系。去年,日本新任驻穗总领事石塚英树先生在短短一个月之间先后三次访莞,参加我市在莞日资企业政企联络会议、拜访我市肖亚非市长和出席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及日中医疗?介护技术交流协会四方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活动。我局将在组建大湾区中日产业合作平台,继续发挥驻穗领馆的作用,一是加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宣传,通过邀请日本驻穗总领事来莞参观考察,参加我市举办的各类展览会,了解东莞在大湾区中发展的规划和营商环境,希望通过依托日本总领馆的外事资源,加强东莞与日本在招商引资、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合作。二是通过加强我市与领馆的往来,利用日本驻穗领馆的外事资源,并发挥日本领馆牵线搭桥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东莞与日本的产业合作,更好推动我市大湾区中日产业合作平台的建设。
三、发挥友城的平台作用
为深化我市与日本的合作关系,我局将继续统筹协调全市的外事资源,深入基层调研,通过走访在莞日资企业,通过在莞日资企业的协助,推动我市与相关的日本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一是通过友城的平台,推动未来东莞与日本双方的高层交往,挖掘有利于我市经济发展的资源,做好双方的产业合作对接,进一步推动我市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发展。二是通过友城的平台,进一步强化与日本的合作关系,推动双方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抵消中美贸易战负面影响,开辟经贸新路径。三是通过推动双方在科技、文化、旅游等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为我市组建大湾区中日产业合作平台作好充分的准备。
答复单位: 商务局
答复文号: 东商务函〔2019〕491号
答复日期: 2019年05月31日
联 系 人: 莫敏智
联系方式: 22995395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对东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190215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市投资促进局:
东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190215号提案《关于组建大湾区中日产业合作平台的建议的回复》收悉。就提案中提及的中日产业合作的相关情况,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落实情况
一是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由市领导带队赴境外登门拜访日本京滨集团、日本DIC集团、英国英联马利集团、德国梅塞尔集团、香港维他奶集团、华润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集团总部,与总部高层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促成了华润电力运营总部项目、香港维他奶饮料项目、英联马利食品项目、德国梅塞尔工业气体项目、日本DIC油墨生产基地项目等落户东莞,并推动日本京滨集团、京瓷集团等重点企业扩大在莞投资。
二是大力提升“走出去”企业服务水平。我局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相关政策法规宣传活动。2018年联合市国税局、地税局举办了“春风护航‘一带一路’ 税收助力粤港澳”政策宣讲会,包含日资企业在内的全市200多家“走出去”和港澳投资企业代表参加。协助省商务厅举办广东省“走出去”公共政策宣讲会东莞专场,取得较好成效。
三是进一步健全加工贸易服务机制。以“倍增计划”、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暖企”行动为抓手,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摸底调研、政策宣讲和申报辅导。收集了东莞京滨汽车电喷装置有限公司、日发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等日资企业的问题诉求,与市工信局、市发改局、市市场监督局、东莞海关等部门共同研究探讨企业问题诉求的解决方式并及时反馈企业。落实挂点服务企业制度,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镇街及企业的沟通,用好“一企一策”工作机制,合力推动企业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帮扶企业积极应对经营成本上升、中美贸易摩擦等问题的影响。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提升境外经贸技术交流层次水平。落实做好赴欧美日韩等先进地区开展经贸、科技、人文交流推介。加强商务、科技、金融、人才和外事部门的招商合作,继续做好市领导带队赴海外经贸交流活动,加强东莞与海外重点地区在产业、贸易、科技、人才、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形成层次更丰富的国际合作格局。
二是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定期举办“走出去”系列投资推介会,助力企业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发展机遇。继续做好国家、省、市促进外资发展惠企政策宣讲,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和链条式“以商引商”,着力推动在谈的超亿元重点项目加快落地。联合中信保、税务部门等赴各镇街园区开展政策宣讲,为“走出去”重点企业或意向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投资规划等一系列服务,及时协助企业解决“走出去”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三是全面推进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继续争取上级商务部门支持和指导,做好我市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工作,协调跟进“一口办理”相关工作,促进并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放管服”改革,加快营造全市良好的亲商迎商环境。紧跟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创新政府服务机制,在国家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下,依靠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外商投资事中事后监管长效机制,务求在对接国际规则经济管理新模式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东莞经验。
东莞市商务局
2019年5月31日
(联系人:莫敏智,联系电话:22995395)
答复单位: 市投资促进局
答复文号: 东投促函〔2019〕297号
答复日期: 2019年07月08日
联 系 人: 叶琨洪
联系方式: 18688669060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东莞市投资促进局
东投促函〔2019〕297号
对东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
代表建议第20190215号
的答复
九三学社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组建大湾区中日产业合作平台》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我市与日本经贸合作往来
(一)投资情况
2018年,我市共引进日本直接投资企业12家,累计吸收合同外资1.6亿美元,同比增长238.3%,累计吸收实际外资2631.3万美元,同比减少69.0%。
截止2019年4月,我市有来自日本投资的企业429家,累计吸收合同外资66.9亿美元,占全市7.0%,累计吸收实际外资50.2亿美元,占全市6.4%。在所有日本投资企业中,以制造业为主,主要集中于电阻电容电感元件制造,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视机制造,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等行业。
(二)贸易情况
2018年,我市与日本贸易总额152.9亿美元,同比增长1.4%,占全市进出口额7.5%。其中,出口到日本73.6亿美元,同比减少2.4%,占全市出口额6.1%;主要出口产品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电话机、玩具、游戏机及零件、家具及其零件等。从日本进口79.3亿美元,同比增长5.1%,占全市进口额9.6%;主要进口产品有:集成电路、通断保护电路装置及零件、电容器、钢材、液晶显示板等。
2019年1-4月,我市与日本贸易总额42.4亿美元,同比减少12.5%,占全市进出口额7.1%。其中,出口到日本19.5亿美元,同比减少17.9%,占全市出口额5.5%,从日本进口22.9亿美元,同比减少7.4%,占全市进口额9.4%。
二、关于我市现有中日合作平台
我市现有东莞市驻日本(东京)经贸代表处,自2010年成立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窗口和桥梁作用。在积极开展城市宣传工作,打造东莞形象,推动产业招商,助力双边产业合作等方面颇有成效。
下来,我们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继续开展我市日本经贸代表处相关工作。
三、关于大湾区产业合作研究院对标新型研发机构
近年来,我市通过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等方式,积极吸引境内外著名高校院所、国家级研发机构、行业龙头企业或优秀创新科研团队等组建了32家新型研发机构,基本涵括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八大高新技术领域,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产业和技术覆盖面。
对于提案中“建立大湾区中日产业合作研究院”的建议,我们表示认同。此举既可以将日方的技术成果和高技术人才引入到新型研发机构进行有效对接和合作,也可以依托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等一批大科学装置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的高端创新资源,加快推动中日产业合作平台的批量产业项目落地。
四、关于我市人才引进培养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人才东莞”战略,人才总量规模逐步扩大,人才结构持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去年新出台《东莞市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实施方案》、完善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修订市特色人才目录。通过认定评定的市特色人才,除了可获得最高千万元的资金资助和奖励外,还可以获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住房(最高250万元)、医疗、社保、税收、通关、配偶安置、子女入学、薪酬等优质生活待遇。截至2018年底,我市现有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8名;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90名;认定评定市特色人才达317名,其中日本籍2名;全市高层次人才达11.5万人;人才载体进一步丰富,累计全市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6个、分站12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2个、省博士工作站26个,累计招收博士后263人。
为进一步鼓励日本有志人才来莞就业创新创业,下阶段,我市将重点做好科技和管理领域日本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工作:一是继续实施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二是实施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三是实施青年领军人才引进培养计划。欢迎日本人才来莞建功立业,推动共建共享“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
五、关于我市高等教育合作交流
我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交流活动。鼓励在莞高校依托我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打造办学特色,建设专业品牌。2018年,我市有9所高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
下来,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市会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积极鼓励在莞高校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开展文化、教学交流和多元化合作办学,支持高校组织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赴海外培训进修和教学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支持高校引进高水平的国际教学团队,利用国际优质师资推广先进办学理念,以开放办学促进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以国际化推动我市高等教育现代化。
领导签字:
承办人姓名:叶琨洪
联系电话:28331486
东莞市投资促进局
2019年6月26日
办理单位: 市投资促进局,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外事局,商务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