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东莞市人才办及各个行政部门陆续出台了许多人才支持政策,如特色人才计划、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方案、十百千万百万工程等,大部分都是针对未入莞人才或者最近几年来莞工作的人才,尤其注重海归、千人、博士等。 |
建 议: |
为了留住东莞市存量人才,深入挖掘存量人才的潜力,充分发挥存量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存量人才的归属感及安全感。建议如下: |
近几年东莞市人才办及各个行政部门陆续出台了许多人才支持政策,如特色人才计划、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方案、十百千万百万工程等,大部分都是针对未入莞人才或者最近几年来莞工作的人才,尤其注重海归、千人、博士等。 |
建 议: |
为了留住东莞市存量人才,深入挖掘存量人才的潜力,充分发挥存量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存量人才的归属感及安全感。建议如下: |
答复单位: 市人社局
答复文号: 东人社函〔2019〕301号
答复日期: 2019年05月15日
联 系 人: 刘耀国
联系方式: 13712104373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B类
东人社函〔2019〕301号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19021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九三学社市委会:
您在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东莞市存量人才的鼓励政策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现对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我市出台人才新政策情况
您在提案中建议“出台一系列的政策,留住存量人才,同时吸引更多新的人才。”
我市在2018年已出台系列人才新政策,既有留住存量人才的政策《东莞市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实施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也有吸引更多新的人才政策《实施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修订市特色人才目录等。
一是出台本土存量人才扶持政策。为留住存量人才并进行培养扶持,2018年11月19日我市出台《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通知》(东府办〔2018〕107号),2018年12月6日市人才办牵头出台《关于印发<东莞市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相关评选实施细则的通知》(东人才办通〔2018〕10号),实施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从2019年开始每年集中遴选约60名,连续3年共180名市内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支持,最高给予每人30万元扶持,同时可享受优先推荐、人才入户、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支持政策。申报人不受身份、户籍、国籍等限制,须在莞工作或创业满3年,且遴选当年仍全职在岗。遴选培养对象包括4类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金融领军人才、社会建设领军人才。该项政策的受惠群体是存量人才。
二是出台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为进一步引进创新人才和扶持本土人才能力素质提升,2018年11月19日出台《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18〕108号),重点实施创新人才引进、创新人才提升、博士人才培养三个项目和重点打造招才引智、人才交流提升、专业人才服务三个平台,营造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良好环境,加快我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其中,新引进的正高级职称人才最高补贴30万元,博士、副高级职称人才最高补贴20万元,硕士最高补贴6万元,本科最高2万元。创新人才提升的,在我市工作期间取得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并满足相关条件的一次性分别给予5万、4万、2万扶持。该项政策的受惠群体包括新引进人才和存量人才。
三是修订市特色人才目录。发布《东莞市特色人才目录(2018-2019)》,突出产业发展导向,重点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增材制造(3D打印)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人才目录;突出引才政策导向,重点引进产业发展紧缺急需人才,配合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帮助企业引进、留住骨干人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技术骨干核心竞争力,在保持特级、一类、二类人才目录已相对完备的基础上,侧重于增加或修改三类、四类人才目录,用以加大对中级层次的骨干人才引进力度;突出政策全面性,加大流失现象明显行业人才引进力度,针对我市教育、医疗等领域人才流失及金融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有所侧重地将上述领域优秀人才纳入到目录中。获得市特色人才的,除了可获得最高千万元的资金资助和奖励外,还可以获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住房(最高250万元)、医疗、社保、税收、通关、配偶安置、子女入学、薪酬等优质生活待遇。截至2018年底,我市共认定评定市特色人才累计达317名。该项政策的受惠群体包括存量人才和新引进人才。
二、出台个税减免政策情况
您在提案中建议“单独出台存量人才的个税减免政策”。
为鼓励本土存量人才创新创业,完善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2018年6月20日出台《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办法的通知》(东府〔2018〕75号),市财政局牵头出台《关于印发进一步明确东莞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申报人所在单位具备条件意见的通知》(东财〔2018〕174号),对在我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在东莞市登记注册的企业和相关机构连续工作的时间达到12 个月(部分9个月)以上并满足其他条件即可申请,市财政按其当年度所缴纳工薪收入个人所得税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个人所得税市留成部分最高不超过80%标准奖励个人,每人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市政府每年在市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不超过2亿元专项资金,作为奖励资金。该项政策的受惠群体是存量人才和新引进人才。
同时,对获选市特色人才的本土存量人才,每人每年最高可享受不超过50万元个税补贴,3年最高150万。
三、搭建人才沟通交流平台
您在提案中建议“搭建新老人才沟通渠道,成立人人才之家社团。设立固定场所,定期举办人才交流活动,促进项目合作等”。
我市已于2011和2015年先后在松山湖高新区设立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下称“专区”)和“东莞市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中心”(下称“双创中心”)2个服务平台,籍此平台提升我市高层次人才服务水平,搭建人才交流渠道,促进人才与项目对接。凡是我市的人才,不分新老人才,均可参加人才交流活动。
一是“双创中心”服务人才情况。目前设有以人才工作、人才项目及产品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多功能展示馆”,以创业和投资为主题的“创业咖啡厅”,承接大型论坛峰会“多功能报告厅”、承接高层次人才活动和项目申报的“东莞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开展人才理论研究的“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等载体。2018年共开展70场各类人才专题活动,超过7500人次参加。其中,成功承接了“2018外国专家组织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广东?东莞)对接洽谈会”,成功举办有10名国家重大人才项目专家、20名上市企业董事长或总裁和市领导参加的“2018年东莞人才+产业行”等3场创新创业人才活动,组织18场次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活动,联合华为公司举办两场“单身派对”活动,多功能展示厅先后接待广州市花都区组织部、国家外专局、独角兽领袖联盟的领导嘉宾24批共555人次。全年共引进1名高层次人才落地东莞,4项实缴资本均在300万以上的投资项目。
二是“专区”服务人才情况。致力于为我市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办事平台,采用“窗口受理、委托授权、专人办理、限时办结”的方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专业、贴心的一条龙服务。专区拥有系列特色活动品牌,如常年进行的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人才送上我市人才优惠政策,解决政策疑问,尽力为我市高层次人才提供便捷服务;每年组织2-3期“东莞名企名校行”招才引智活动,带领企业到全国各地高校进行校园招聘;日常工作中,为群众提供特色人才特殊政策、成长型企业人才扶持政策、柔性引进海外专家政策、博士后资金补助申请、外国专家来华许可证申请等业务的咨询和服务。2018年共服务高层次人才3800多人次。
四、人才参政议政情况
您在提案中建议“4、开通存量人才参政议政通道,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
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好人才服务,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重点落实好市镇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安排服务专员,推进高层次人才精准服务。不管是新引进人才还是存量人才,均被纳入市领导走访高层次人才范围,人才均有机会参政议政。其中,2018年我们组织开展市人大潘新潮常务副主任走访高层次人才蒋中林、郑芝波;张冠梓市委常委、副市长走访高层次人才王弋、周建平;市政府喻丽君副市长走访高层次人才何满棠、王金发;市政府郭向阳副市长走访高层次人才李建军、吴丰礼;市政协邓流文副主席走访高层次人才杨晓光、孟胜奇等活动。
同时,我市在新出台的《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通知》(东府办〔2018〕107号)“三、支持政策与培养措施”中明确规定存量人才享受“(一)优先推荐。市人力资源局将给东莞市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颁发相应称号证书;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和省的重大人才计划;优先推荐评选荣誉市民、优秀共产党员等和担任东莞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先纳入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范围。”畅通存量人才参政议政渠道,确保参政议政权利。
五、下一步相关工作计划
下阶段,我们会将九三学社市委会所提宝贵意见建议进一步落实到人才服务中,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实施系列人才新政策。实施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让好政策落到实处,有效提高存量人才和新引进人才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二是出台我市引进培养青年领军人才政策。落实《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东府〔2018〕147号)部署,从2019年起,实施“引进培养青年领军人才”工程,每年集中遴选20名,连续三年共引进培养60名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青年领军人才。支持青年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最高给予每人100万元扶持。本土存量青年人才可参加“莞邑青年领军人才”遴选,获选后将享受资金资助、金融支持、优先推荐、专项培训、直接入户、公共服务等支持措施和优惠政策。三是举办系列人才交流活动。全年计划举办市人才政策宣讲、高端项目对接、文化沙龙活动、“项目管理PMP”培训等20场次人才交流活动。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责任领导:司 琪
承办人姓名:刘光辉
联系电话:22836667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5月15日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9年5月1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