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教育模式,是推动素质教育纵深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特色办学的基础。目前我市各中小学积极开展校级社团工作,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成绩,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1、各学校社团之间良莠不齐的状况比较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2、学校社团运作经费不充足、专业师资队伍缺乏,活动场地有待进一步加强
1、在全市形成学生社团活动和建设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团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在学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社团管理细则,完善社团考察制度、社团财务制度、社团档案制度、社团指导老师负责制度等。
2、定时开展评优活动。通过深入开展“优秀社团”创建活动,使一批优秀社团脱颖而出,形成鲜明的导向,进一步促进社团工作的全面繁荣;凡评为“优秀社团”的单位可获资助,从而达到重点扶持有专业特色、有文化底蕴、有深厚传统的学生社团,以它们为龙头从而促进学校社团文化的全面繁荣。在全市创建100个精品社团,带动全市各中小学社团发展。精品社团由市教育局拟定评选方案,组织专家评审。市财政局给予每个精品社团20万的经费资助,市审计局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所有单位要做到专款专用,对经费使用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给予严惩。
3、加大对学生社团活动场所、经费、指导教师等方面的投入。拥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和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是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学校应对学生社团加强入,学校应将社团活动经费纳入全年经费预算,并逐年增加社团经费投入。在社团场地使用、活动开展、经费支持、指导老师聘请方面为社团创造条件、开方便之门,为社团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加强学生社团之间的联系、协作与交流,并鼓励学生社团走出校门,校外社团机构走进校内机制。校外教育主阵地在办学条件、办学档次和办学特色上具有的天独厚的优势,应充分利用社团把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社团的活动形式去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的形式,让校外教育成为新课改的实验区、先导区,成为校内教育的发展及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