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的数量急剧增长,小区车位日趋紧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比比皆是。尤其在小区通道肆意乱停乱放堵塞通道的现象非常普遍,一旦发生火灾及居民亟待急救的紧急情况,阻碍了救援车辆通行。
  一、现状
  住宅小区的消防车(救护车)通道是火情(急病)发生后逃生和救援的重要通道,是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通道”。但是,目前许多住宅小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消防车(救护车)通道被堵塞、占用、封闭等情况,加强和规范住宅小区消防车(救护车)通道管理,畅通“生命通道”刻不容缓。
  二、存在问题
  (一)现有住宅小区车位配备不足。大部分住宅小区多为老旧小区,没有统一规划车位,缺乏日常管理,加之相当部分出租屋的高密度住宅,使车位与住户的比例严重失调,造成车辆停放混乱,车主将车辆肆意停放在道路两侧。
  (二)居民自身消防安全意识不足。群众消防安全认识不足贪图方便就近停车,占用、堵塞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有的车主态度蛮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致影响邻里关系。
  (三)职能部门执法力度不足。住宅小区消防通道管理缺乏相关规范要求,执法主体、管理主体不明确,执法力量不深入,造成管理缺失的灰色地带。
  
建    议:
  (一)建立常态化小区道路巡查机制。以社区为管理主体,建立常态化小区道路巡查机制,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落实日常小区道路管理,加强对小区内消防通道的日常巡查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二)科学规划小区道路。合理规划小区道路停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单边停车或设置单行线路方式,在确保主干道通行宽度在6米以上,其他道路通行宽度在3.5米以上的前提下,合理增设小区停车位。
  (三)明确执法主体,加强执法力度。明确执法主体,加强执法和处罚力度,对于违法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其次,对堵住消防通道安全通道的车辆进行相应的制约措施,时刻保持生命通道的畅道。
  (四)加强社会宣传,形成齐抓共管氛围。加大消防宣传力度,增强小区住户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小区消防通道的正常秩序,切实维护自身权益及小区公共消防安全,全力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设立信息收集平台,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力量,对小区违停现象适时反映,管理部门快速反应,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小区的急救通道、生命通道关系成千上万居民的生命安全,也是公共道路,并不是私人道路,需要相关部门强力介入、“强力打通”,确保安全畅通。也需要车主们多一些规则意识、文明意识,共同维护小区好的公共秩序。相关职能部门要采取强而又力的措施,做好小区规划、拓宽生命通道、盘活闲置车位等方法,来解决停车难问题。小区生命通道需要多方合力打通,才能让生命通道不再成救命救火的拦路石。


提案者: 陈炳坤

市自然资源局

根据《关于调整〈东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停车配建要求的通知》(东规发〔201810号)精神,要求在居住用地中,每100平米建筑面积应配建不小于1个停车位,且地面停车率不得超过10%。新的停车位配建要求,提高了居住用地的停车位指标,能够容纳更多的小汽车;同时,对地面停车率的限制,减小了停车位对小区内道路通行的影响,有利于保障小区内部的道路畅通。


消防支队

  您提出的《关于打通居民小区生命通道的提案》已收悉。经认真研究,我支队就相关情况回复如下:
  近年来,我支队紧紧围绕“消防安全社区文化”这一主题,打造消防工作责任、管理制度、检查巡查、队伍建设、知识宣传“五大体系”,构建人防、物防、技防、责防和微型站、微体验、微信群、微演练、微倒查、微培训“四防六微”全覆盖网络,积极探索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一、以“五大体系”为牵引,全力构建权责明晰的消防安全管理网络
  一是构建消防责任体系。2018年以来,我支队将消防纳入“平安东莞”创建范围,提请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印发《东莞市创建消防安全社区工作方案》,33个镇街(园区)、593个村(社区)均成立消防安全组织,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在社区一级,明确政府部门、业主大会(委员会)、物业企业、业主4个层面责任,确保各责任主体有章可循。
  二是构建消防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建立健全社区消防工作例会、消防专项维修基金、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积分奖励、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安全奖惩等12项操作性强的具体制度并实体化运作,保障消防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三是构建消防检查巡查体系。明确房管、民政、综治、消防等部门、村(社区)消防巡查服务队、公安派出所、物业企业和居民住宅AB楼长巡查检查职责,全面加强消防工作日常检查指导。
  四是构建消防队伍建设体系。全市593个村(社区)、2247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00%建成微型站,配强“保消合一”队伍,配齐消防摩托车等装备,做到“三知四会一联通”,形成现役队、政府专职队、村(社区)微型站、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站“守望相助”的防灭火格局。
  五是构建消防知识宣传体系。打造“线上”和“线下”两个阵地,依托消防体验点、消防主题公园、微信微博等载体,培训党政机关工作人员3000余人,网格员8000余人,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近20万人,有效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二、以“四防六微”为抓手,不断夯实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管理基础
  一是抓“四防”。人防方面,社区、居民小区分别打造消防巡查服务队和消防志愿者、物管和业主“两支队伍”,培育隐患排查能手、消防宣传大使“两个榜样”,明确居民住宅物业楼长和轮值居民楼长“AB角”,常态化开展消防检查和消防宣传。建立火灾隐患举报积分奖励制度,推行隐患随手拍@物业管理或网格员,赢取相应积分,定期按比例抵扣物业管理费用。物防方面,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在社区、居民小区设置集中充电点1156个。推动全市537个居民小区物业企业设立消防维修专项基金,开通“先用后批”绿色通道。技防方面,全市投入1200余万元,实现17个镇街(园区)社会单位远程联网监控,第一时间跟踪核查报警原因,有效增强火灾防范实效。全市投入3000余万元,在“三小”场所、出租屋推广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报警器18万余个、简易喷淋1.5万余个及逃生缓降器等设施,强化群众自防自救能力。责防方面,督促各社区、居民小区制定防火公约,实行消防安全分类标识化预警。推广业主委员会“议消”制度,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物管、业主的职责进行细化明晰,实现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建“六微”。微型站方面,规范建立小区微型站-临近小区微型站-社区微型站-辖区消防大队四级联动体系,定期组织开展隐患互查、业务交流、联合演练。实施消防大队对微型站队长、队长对队员分级培训制度,累计培训1.7万余人。微体验方面,按镇、村、单位三级进行分类,建成173处消防宣传微体验点,设置消防产品展示区、火灾物品警示区、科技运用防范区、火灾隐患查找区、以案说防培训区、逃生自救体验区等6个功能区,吸引全市300余万群众参观体验。微信群方面,推动建立社区、居民小区业主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建立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信群,网格员、消防监督员入群担任管理员,实现消防隐患随手拍、预约参观微体验点、推送消防安全知识等多项系统功能。微演练方面,按照市---微型站分级指导开展灭火应急演练,由微型站分片包干,对“三小”场所、出租屋、居民住宅、分租式厂房开展演练。微倒查方面,市镇两级消安委对火灾高发地区、火灾隐患重点地区进行约谈,并对一般亡人火灾事故进行调查;各消防大队对每起建筑内火灾事故开展倒查;在各警务区设立消防约谈室,对日常巡查检查中发现隐患问题的单位责任人进行约谈,倒逼消防工作责任落实。推动建立业主委员会报告机制,对拒不整改隐患的采取相应措施或向有关部门报告。建立物业企业火灾隐患内部倒查机制,采取扣发奖金等措施,进行责任追究。微培训方面,建设小区消防培训室,张贴消防科普挂图10余份,展示常用消防器材10余种,作为居民消防培训教学场所。利用建成的消防微体验点,组织200余万居民,开展查找身边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及疏散逃生等针对性培训。


住建局

市消防支队:
  《关于打通居民小区生命通道的提案》(第20190088号)收悉。我局经研究,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 相关工作要求
  住宅小区的消防车通道是火情发生后救援和逃生的重要通道,是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通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条规定,“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应当责令改正并处罚款;第七十条“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决定;其中拘留处罚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决定。”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家庭汽车等交通工具迅猛增长,停车位不足问题日益加剧,居民将私家车停放在住宅小区内消防车通道及周边道路上,物业公司在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入口安装铁门、石墩等防止车辆进入等堵塞消防车通道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加强和规范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管理,畅通“生命通道”刻不容缓。
  二、 相关工作落实情况
  根据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度全市消防安全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东消安委办〔201913号)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局制定了《东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建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发至各园区、镇(街)住房规划建设局,房地产管理所,东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各有关单位(企业)贯彻执行。
  三、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根据住建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从即日起至20191231日将配合消防部门做好全市商品住宅物业管理区域的消防安全防范工作,督促各物业服务企业组织开展对物业服务区域消防设施设备运作情况检查巡查。
  (二)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督促。物业服务企业要提高物业人员的火灾处置能力,加强安全培训,消防控制室、小区监控中心等重点岗位人员须持证上岗。通过开展小区实地消防演习、制定应急预案等,提高物业人员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督促做好日常登记、安装固定的告示牌,在小区内随意停放车辆造成消防车通道被堵塞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通知交警部门依法处理。
  (三)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法制宣传教育和消防逃生自救教育,使广大群众了解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了解占用消防车通道的危害性,自觉维护消防车通道的畅通。



办理单位: 消防支队,市应急管理局,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