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中国智造2025”和工业4.0的范畴里,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市作为智造业大市,十三五规划也把智能制造等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为我市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市也是国家机器换人示范市,从计算机到电子信息的其他产业,从互联网到大数据,再到智能制造,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如拓斯达、劲胜精密等上市企业,特别是从华为今年搬迁到松山湖以来,给我市的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然而,人工智能作为当今乃至未来世纪的产业和经济引擎,其知识普及、人才培养和教育、理论和学术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等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百年大计的生态建设工程。只有把人工智能教育上升到生态工程建设的高度,培育和培养人工智能的种子和土壤,全方位抓好人工智能教育和产业,方能为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我们在未来的新技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建    议:
  1、建立“一个智库”。征集涉及人工智能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精英,建立人工智能专家库(以下简称“智库”)。研究制定我市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包括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我市人工智能的行业标准等。
  2、搭建“两个平台”。建议在市科协和科技局的领导下,成立我市“人工智能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和“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搭建人工智能学界和产业界联盟。以东莞理工学院、广大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为发起单位,成立学界联盟;以华为、中科蓝海、拓斯达等企业为发起单位,成立产业界联盟,为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和科普宣传提供平台。并以学会和协会为平台,成立我市“人工智能实践教育基地”和“人工智能俱乐部”,为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搭建平台。
  3、完善“三个层次教育”。涉及三个层次,从中小学到大学教育,再到广大市民的科普教育。
  人工智能涉及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其显著特点是职业年龄小。因此,人工智能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学人工智能、做人工智能的习惯,在下一代心中播下人工智能的种子,为培养后备人才做好准备。为此,建议由市教育局牵头,具体落实从小学到大学涉及的人工智能教育问题。如在小学和中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如Python)等,并通过“俱乐部”和“实践基地”等的活动把人工智能的教育融入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定期举办“东莞市机器人大赛”等人工智能比赛。
  “智库”要参与到我市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中,指导高校设立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指导和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开展人工智能定向班,为企业人才需求提供保障。
  以“智库”为基础,成立人工智能讲习团,深入到社区和企业开展人工智能知识讲座,普及公众的人工智能知识,提高公众运用智能技术的自觉性。
  4、发展“四大产业”。人工智能涉及产业有智能芯片算法设计及制造、各种智能控制机器人的设计和生产、语言处理和语言识别系统、视觉技术应用系统等。应该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拿出引进华为的勇气和担当,在滨海湾新区引进上述技术企业,引领滨海湾新区的发展。
  

提案者: 民进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