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入户人口急剧增多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我市学籍人口数量迅速增长,未来几年学位不足、优质学位少的问题越发凸显。由于受土地、资金、师资等方面的限制,新建公办校比较困难;受校区窄小、教室不大、师资不足的局限,公办学校扩校扩班也难以实施。目前民办学校的在校人数已占据我市学籍人数的半壁江山,而且民办学校在办学主体、经费筹措、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有别于公办学校,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满足差异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体制的创新,因此推进公民办学校集团化办学是破解“上好学难”问题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成效最大的一条路径,也是一条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化、平民化、普及化的成功之路,能够有效缓解我市学位不足的问题。
1.在我市已实施的优质公办学校托管民办学校的基础上,尝试公民办学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集团化办学是一个区内以一所名校为龙头,带动区域中若干公民办学校,制定共同的教育发展目标,利用组建集团方式来运作,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均衡发展的一种办学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它通过名校与民办学校之间的合作,运用名校品牌效应,科学的管理和优良的师资,帮助民办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同时促进办学体制的改革,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
2. 教育集团的创建要有政府主导,积极探索集团化运作规律,在优化治理结构、建立共享机制、加强校长教师培训、探索校长教师交流等方面循序渐进。集团统一调配师资、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合理流动,整合集团内师资,建立教师在公民办之间的流转机制,这样既能满足部分优秀公办老师评高级职称轮岗的需求,又能给民办学校老师学习、提升的机会,从而保障集团化办学优质均衡发展的队伍需求。
3.根据我市教育的现况,集团化办学内部治理关系最好是“分散关系型”,即教育集团各学校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制,集团内各成员校人、财、物独立支配,是平等合作的关系;集团化办学的目的是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