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公办学校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城市发展进程,学校扩班及提供学位的能力与户籍学生快速增长态势日益构成突出的供需矛盾,加快落实学校新建、扩建项目已成为全市的当务之急。以寮步镇为例,该镇目前有公办学校12所。根据《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小学班额不超45人,初中不超50人。但实际各学校班额已普遍饱和,尤其香市小学、实验小学、香市中学等严重超标,多数班级学生近60人,且无可用于扩班的储备课室。同时,受“全面两孩”及“双五”入户新政激励,学生人数快速增长,2016-2018年就读人数分别为:16058人、16918人、18831人。仅2018年9月1日至11月15日,全镇即新增户籍适龄入学儿童688人。预计到2019年9月1日将新增2861人,剔除其它异动因素,共须增加学位约2530个。预计到2021年新增入学人数及学位需求数均将达到顶峰(其它镇街与寮步镇类比具有高度相似性)。综合考虑学校现有办学规模及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等缓解学位紧张状况的权宜措施带来的利弊,尽快新建、扩建学校成为必然选择和长久之计。因此,加快落实学校新建、扩建项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面对日益突出的学位供需矛盾,部分镇街也提出了一些新建、扩建学校的规划。如:寮步镇2018年12月提出了石步小学、香市中学扩建教学楼以及新建1所初级中学、扩增460个学位等计划,但具体落实还存在几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
  1、新建学校项目落实规模用地难。历经多年的城市快速发展,东莞多数镇街大部分区域均属建成区,要选址面积100亩以上、适合建设学校项目的用地较少。部分筹建学校项目地块须调整容积率和办学规模,个别地块甚至须调整用地性质,需时2-6个月。
  2、项目用地和其它审批程序繁杂。建设项目须办理用地预审,涉及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和土地供应等业务审批,个别项目还须办理林用地转换手续,审批流程多且要求严格,往往因一个环节资料不全导致整个项目审批停滞不前。加上立项、环保、规划、住建等审批手续,需时更长。
  3、扩建学校项目相关手续不完备。公办学校多属2008年5月28日前建成并投入使用,部分未办理“一书两证”和施工许可,无产权证;有的未按《东莞市已建房屋补办房地产权手续总体方案》的要求到产权补办部门进行登记。而学校扩建必须先补办《土地证》方可进行,且补办手续繁杂、进度不可控。
  
建    议:
  1、重点扶持。凡投资规模5千万元以上的学校新建、扩建项目均纳入市重大项目。市“重大办”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成立学校项目对接小组,由专人负责循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尽量缩短审批时间。投资规模5千万元以下的项目纳入镇街重大项目,缩短镇级审批时间。
  2、优先供地。新建学校项目充分利用城市更新等相关政策优先供给用地。
  3、加快产权补办速度。对于校内扩建项目,不符土规、控规且已在产权补办部门登记的,允许先购买规模或用地指标,对土地性质进行调整,并作适当处罚(特殊情形酌情减免罚款)和补办用地手续,学校作出完善手续承诺后,给予补办规划相关手续,同步循绿色通道办理扩建项目的相关审批手续;未在产权补办部门登记的,采用“一事一议”方式,提交市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纳入产权补办范围,再按程序办理。产权补办部门也可成立学校扩建项目补办产权专责小组跟进相关事宜,进一步加快产权补办速度。


提案者: 寮步镇政协小组

市自然资源局

该提案提出,近年来我市公办学校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城市发展进程,受“全面两孩”及“双五”入户新政激励,学校扩班及提供学位的能力与户籍学生快速增长态势日益构成突出的供需矛盾,加快落实学校新建、扩建项目已成为全市的当务之急,但具体落实还存在几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一是新建学校项目落实规模用地难,二是项目用地和其他审批程序繁杂,三是扩建学校项目相关手续不完备,对此,寮步镇政协小组提出对新建或扩建学校项目重点扶持、优先供地、加快产权补办速度的建议。我局认为合理可行,对加快推动落实学校新建扩建项目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资源供给力度。受当前用地规模所限,部分新建扩建学校项目不符合土规,落实建设用地规模较难,建议由属地镇街负责,通过镇内平衡自行调剂落实,或购买跨省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解决。新建学校项目涉及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目前省对于非营利性教育设施有支持政策,在符合用地报批条件及提供市教育部门出具非营利性教育设施说明的前提下,可由我局向省申请核销解决。
二、加快解决历史问题。对于扩建学校相关手续不完备的历史问题,由于涉及到多部门职能及多条红线管控,建议采用“绿色通道”的方式,联合多部门同步出具相关证明文件,由各园区、镇(街)安排专人负责跟进落实相关历史问题。在符合相关规划及要求的情况下,我局将大力配合加快解决历史问题。
三、专人跟进统筹协调审批程序办理。由于建设项目用地和其他审批程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局单一部门职能,环保、住建、社保、村民代表签字等前置条件的不完善也会导致用地手续的停滞不前,因此建议教育部门安排专人跟进用地手续的办理问题,统筹协调各部门相关业务事项,加快项目手续办理速度,教育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我局也将在职责范围内大力支持,积极配合。


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对第20190071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市教育局:
  第20190071号提案《关于加快落实学校新建扩建项目,努力解决学位供需突出矛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我局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关于重点扶持工作。我市新修订《东莞市重大项目管理办法》(东府办〔2018103号),对财政投资社会民生事业类项目包括教育领域项目,投资准入门槛由原来的1亿元调整为5000万元。2019年度我市重大项目540个中,涉及教育领域的重大建设项目22个,重大预备项目19个。列入年度计划的市重大项目,享受“绿色通道”待遇,实行重大项目前期审批“代办制”和“科长服务制”,由镇街(园区)和部门工作人员与重大项目“一对一”精准对接,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优的质量办理新开工重大项目前期审批事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快项目落地。
  二、关于优先供地和加快产权补办手续事项,建议由市自然资源局意见为准。


教育局

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
20190071号提案的答复
寮步镇政协小组: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落实学校新建扩建项目,努力解决学位供需突出矛盾的建议收悉。现复如下:
近年我市学生持续增长,户籍学生增幅迅速扩大,公办学位供应紧张,各园区、镇(街道)通过多途径增加学位,满足户籍学生读书问题。其中一种途径是通过新建扩建学校校舍增加学位,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项目落实用地规模难、用地手续不完善、用地不符合土规或控规、审批程序繁杂等问题,拖迟项目动工建设。
一、关于重点扶持工作。我市新修订《东莞市重大项目管理办法》(东府办〔2018103号),对财政投资社会民生事业类项目包括教育领域项目,投资准入门槛由原来的1亿元调整为5000万元。2019年度我市重大项目540个中,涉及教育领域的重大建设项目22个,重大预备项目19个。列入年度计划的市重大项目,享受“绿色通道”待遇,实行重大项目前期审批“代办制”和“科长服务制”,由镇街(园区)和部门工作人员与重大项目“一对一”精准对接,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优的质量办理新开工重大项目前期审批事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快项目落地。
二、关于优先供地工作。受当前用地规模所限,部分新建扩建学校项目不符合土规,落实建设用地规模较难,建议由属地镇街负责,通过镇内平衡自行调剂落实,或购买跨省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解决。新建学校项目涉及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目前省对于非营利性教育设施有支持政策,在符合用地报批条件及提供市教育部门出具非营利性教育设施说明的前提下,可由市自然资源局向省申请核销解决。
三、关于加快产权补办速度。对于扩建学校相关手续不完备的历史问题,由于涉及到多部门职能及多条红线管控,建议采用“绿色通道”的方式,联合多部门同步出具相关证明文件,由各园区、镇(街)安排专人负责跟进落实相关历史问题。在符合相关规划及要求的情况下,市自然资源局将大力配合加快解决历史问题。
前期,为推进项目建设,市领导多次组织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市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在项目审批上进一步优化程序、提高效率,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是加快办理项目审批情况。根据《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2018376号)精神,对学校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用地、规划等历史遗留问题,在项目用地土规、控规手续完善的情况下,由属地镇街政府出具“项目用地权属无争议,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的证明文件,报市政府审定后,市规划、国土部门据此分别出具选址意见书和用地预审意见,以解决项目审批问题。二是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绿色通道”情况。 2018年和2019年共审核45个建设项目纳入“绿色通道”,市自然资源局出具了《东莞市重点工程用地手续办理意见表》并办理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等手续,有效加快了项目建设。下来,我局将继续积极推动学校建设,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学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学校建设。
再次感谢您对东莞教育的关心与支持!以上答复如有不详尽或不妥之处,请来信来电商议。



办理单位: 教育局,发展和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