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高铁站是京港高铁在东莞境内的唯一站点,按照进出站日客流3000人次规模设计,并于2011年底建成。近年国家高铁网络不断完善,选择高铁出行的市民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目前虎门高铁站日均客流已突破15000人次,最高峰甚至达到6万人次,是设计人流量的20倍。可以预计,随着穗莞深城际铁路年内开通及在虎门站实现交通换乘,虎门站通行人数还会迎来大幅增长,其交通枢纽作用只会愈加重要。但虎门高铁站自建成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诟病的站场规模明显偏小、周边配套不完善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主要表现为:
  虎门高铁站目前日均客流超过15000人次,远超设计规模的日均3000人次,这就显得虎门高铁站规模明显偏小。站内每项服务功能都不堪重负,包括购票、取票、进站、安检、候车、进入站台等各环节,均需要排很长的队伍,耗时太长(其中,购取票、进站环节,日常排队超半小时,节假日排队时间更长)、效率低下。由于人流量太大,空间相对狭小,各厅室都显得拥挤、狭窄、嘈杂、混乱。特别是“检票—→上站台”环节,由于检票口太少,2分钟左右时间内,大量乘客拥挤在检票口,内心又急于上站台,更是混乱不堪。虎门高铁站出现的这种情况,不仅给出行者造成负面的体验和感受,还严重影响东莞城市建设在社会上一贯的良好形象和地位。
  运行多年,虎门高铁站周边配套设施还是很不完善,包括周边的道路系统,与周边镇街的公交接驳线路,站前广场建设,社会车辆停放,周边环境整治及住宿、餐饮、购物场所建设等,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建    议:
  1、在虎门高铁站内增加售票窗口、增加自动售取票设备,提高售票、取票效率。
  2、结合很多乘客通过地铁R2线、穗莞深城际轨道与虎门高铁交通换乘的实际,在地铁站、城轨站开设高铁自动售取票设备。
  3、重新规划站内人流进出通道,特别是“检票—→上站台”环节。建议在列车发车前10分钟,实行“提前检票—→临时分区候车—→开闸放行—→上站台”模式,将“检票”动作略提前一些,以免乘客内心着急后过于拥挤。
  4、加快站房扩建,增加候车室、购票厅面积,增加站内各通道通行能力。
  5、加快高铁站周边TOD综合开发建设进度,完善周边路网、停车、公交配套等基础设施,增加住宿、餐饮、购物场所,整体提升虎门高铁站服务能力。
  6、成立市一级的督察小组,协调相临镇街及市直有关部门,提出明确的时间、进度、责任要求,狠抓落实已经出台的其他整治措施,加快推进虎门高铁站升级改造,提升东莞人民高铁出行的幸福指数,把虎门高铁站打造成展示东莞良好形象的窗口和名片。
  


提案者: 张学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