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数以万计的工厂企业,每年产生数百万吨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其中危险废物则达几十万吨。
目前我市固体危险废物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焚烧,这种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方式并非是最先进最有效的,也易使原有的填埋场往往不能满足需求;由于危险废物的特殊性,新建填埋场或焚烧设施,也受规划选址、征地拆迁困难等因素影响而无法实施大规模增建扩建。
我市具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经营资质的企业只有几家,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能力严重不足,而且类别少、结构不合理,大部分的危险废物需要依靠转移至外市处理处置。但跨市处理处置的流程手续繁多,费用也高达每吨二、三千元甚至更高,而且长距离运输也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等问题,使得跨市转移处理方式难以满足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需求。
也有一些企业由于不愿承受昂贵的处理成本、或者危险废物产生量少且分散等方面原因,就将危险废物转交给没有处理处置资质、不负责任的企业或个人处理,后者则多通过偷排、乱填埋、非法倾倒等违法方式处理。
建 议:
一、加强危险废物减量化管理,以减轻处理处置的压力。依据环保法规、标准、政策等,严格危险废物的监管执法,提高对危险废物的监管执法力度,一方面提高对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费用和违法成本,另一方面促使企业做好精细化分类、资源化利用,使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从源头上得到有效的控制,倒逼危险废物的数量实现减量化,并把危险废物逐步纳入规范管理渠道,减少违法处理现象。
二、加强科学布局,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作为重要一环纳入节能环保产业及绿色发展的规划工作中。规划中需要有超前意识,给处理处置企业预留足够的场地等,以便根据需要扩大产能,应对急剧增长的处理要求。同时加快与我市危险废物相匹配的处理处置设施或场所的规划建设,以提高处理处置能力;并对现有的处理处置设施深挖潜力,提高效率和效能,使现有的处理处置设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提高现有的处理处置技术水平,升级改造现有设备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处理处置能力。由于目前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装备水平更多是传统技术,可加强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相关项目的研究,支持鼓励技术创新,推动新兴技术譬如物理/化学、固化/稳定化等集成工艺技术或者其它低害低废化、无害化、综合利用技术等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实现处理处置方式由低级低效向高级高效的发展。
四、建立危险废物的储存、转移、集中处理制度,提高处理处置效率和能力。危险废物集中处理是发达国家对危险废物管理的一项普遍原则。可根据“村镇或工业区负责收集、清运,再集中处理处置”的原则,及时有效地解决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问题。统一收贮可减少企业成本,集中处理处置则可提高处理处置效率和效果。
五、加强政策的倾斜力度,深化行业改革,积极探索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加入到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项目建设的途径,提高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这个行业面临着能力要快速匹配的需求,可借鉴资本市场,利用资本的力量促进行业的重整、重构等,进一步推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技术进步和提高规范管理水平。对规模大、种类多、收费合理的企业可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或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六、建立危险废物信息化监控平台,推行跟踪制度和许可制度,处理、贮存、处置企业必须获得许可,强调每个有毒废物相关企业(大源及处理处置企业)都必须获得一个识别号码,实现危险废物联网监控率100%、持证经营单位联网监控率100%。同时依托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监管水平,持续推进危险废物的源头管理精细化、贮存转运规范化、过程监控信息化、设施布局科学化、利用处置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