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座运动之城,素有“篮球城市”、“举重之乡”、“游泳之乡”、“龙舟之乡”等美誉。历届东莞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体育事业,敢为人先,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在东莞改革开放40周年的伟大历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东城街道党委、街道办事处也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2013年投入巨额财政资金建成东城体育公园服务于民众。如何充分利用好东城体育公园,避免场馆资源严重空置浪费现象。东城街道把该体育公园定位为全民健身的主阵地和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对场馆白天和晚上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充分利用。六年前提出了在该公园基础上建设一所“培养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人才”的少儿体育学校,“启动东城少儿体育学校建设”写入2018年东城街道党代会工作报告。
  体育兴衰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综合实力的直观体现,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激发热情凝聚民心。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东城街道作为中心城区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人口进一步增加,很有必要利用体育公园现有条件建立少儿体校以满足广大青少年的体育特长发展需求。当前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一)竞技体育基础薄弱与东城社会经济环境不相匹配
  1、东城街道办事处2017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竞技体育也有较大进步,但基础相对薄弱,与东城社会经济环境不相匹配,有必要建立一所少儿体校来带动地区竞技体育发展。
  2、东城街道现有常住人口达50万,随着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还将增加,城市档次还将提高。上级体育部门要求人口达到30万的城市必须拥有一所少儿体校。
  3、体育产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竞技体育是体育产业的强心针和兴奋剂。东城现有竞技水平带动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建立一所少儿体校,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从而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4、东城街道现有5万多名在校学生,有体育潜质者为数不少。有必要建立一所少儿体校来满足青少年的体育特长发展需求。
  5、东城目前竞技体育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有必要建立一所少儿体校弥补体育后备人才的不足。
  (二)体育场馆闲置与青少年特长发展需求矛盾突出
  1、高校自主招生政策让体育成为众多家长和孩子选择的热点,为少儿体校学生提供了良好出路。
  2、东城体育公园现有场馆完全能满足一所少儿体校的训练条件。
  3、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当下正是探索如何培养青少年体育人才和如何充分利用体育场馆资源相结合的最好时期。
  
建    议:
  尽早设立东城少儿体育学校,培养造就为东城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体育工作中具体体现;解决制约东城体育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充分发挥体教结合优势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体育人才从小抓起,符合体育事业长远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我市竞技体育水平,势在必行。
  (一)加强领导
  成立以东城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东城少儿体育学校筹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东城体育管理服务中心。
  (二)按照现有设计方案实施
  按照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2016年已出的设计方案实施。
  (三)学校管理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共同颁布的第15号令《关于举办少儿体育学校的管理办法》以及东莞市体育局对举办东城少儿体育学校的复函意见,确定由东城体育管理服务中心为该学校的日常管理单位。东城少儿体育学校机构编制参照东城街道新建学校办法。
  (四)生源安排
  建设东城少儿体育学校的同时,先期在东城街道所属学校启动体育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待东城少儿体育学校建成后直接转入入学,开始自主招生。

提案者: 东城街道办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