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淤泥指的是为对水环境进行治理,从河道、内河涌、湖泊、水库等水体中清理出来的含水量较高、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淤泥。清理河湖淤泥有利于疏浚河道淤积,拓宽河道断面,保证河道畅通,扩大湖泊水库库容,清除河湖长久积累的深层污染,改善水环境。河湖淤泥数量庞大,部分内河涌淤泥受重度污染,据统计我市有计划要清理的河湖淤泥超过3000万立方米。河湖淤泥的堆放、填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污染淤泥的随意堆放将造成难以修复的污染扩散。因此,为确保我市各重要流域、水库的水环境整治顺利开展,必须尽快落实河湖淤泥处理处置工作。
目前我市的河湖淤泥处理处置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归口不清晰
(1)清理河湖淤泥是治理水环境的重要措施,按清淤目的可分为防洪清淤和环保清淤。由于大部分施工涉及河道、水库等水体,因此我市的河湖清淤工程一般划为水利工程由水务部门监管。
(2)一般污染淤泥和轻度污染淤泥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我市重度污染淤泥中的重金属和某些有机物超过危废阈值,这些淤泥的无序处置一定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即使新的环评名录放宽河湖淤泥处理处置的审批权限(仅需编制环评报告表),但其环保部门普遍仍为河湖淤泥具有较大的环境风险,尤其对于达到危废标准的淤泥更加限制其跨市转移的行为。
(3)河湖淤泥数量巨大,脱水后同时具有固体废弃物属性和建筑废物属性,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受交通部门的管辖,如果采用水运则还受到航道和海事部门管辖,运输和堆放过程都收到城管部门的管辖。
(4)有专家指出,河湖淤泥的减量比例一般在40~60%(对比水下原始体积及脱水后未压实体积),我市土地资源相当有限,河湖淤泥不但占用大量用地,对土地的后续开发利用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市已多次发生河湖淤泥堆放占用耕地的情况,受到国土部门的处罚。
2、相关配套支持不足。河湖淤泥清理一般要求在岸上进行脱水固化处理,以达到污染物固化和减容减量的目的。但是淤泥固化车间的选址问题受一下问题影响难以解决:一是固化车间为环境厌恶型项目,难以得到属地支持;二是固化车间(含转运场地)占地面积较大,对土地利用和规划造成较大影响;三是配套的运输道路、码头设施和排水管网设施不完善;四是淤泥固化车间和转运场地对景观和投资环境可能造成较大影响。据了解,目前茅洲河流域整治项目淤泥固化车间建设工作进展依然缓慢。
3、淤泥处理产能不足。河湖淤泥固化处理工艺流程简单、成本透明,处理效率、处理效果和处理成本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目前河湖淤泥的脱水固化速度远低于清理速度,产能严重不足导致临时堆放场地需求较大。目前利用处理后的淤泥高温烧结作建筑材料资源化利用为淤泥的相对理想出路,但目前消纳淤泥的能力依然有限,且烧结厂的投资、建设存在行业准入、用地、环保等困难。
建 议:
为加快解决河湖淤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建议由市政府牵头确定总协调机构,围绕以下方面逐步解决河湖淤泥处理处置问题:
1、完善我市水环境整治规划,对各项目的淤泥量、污染程度进行准确摸底;
2、规划临时弃土场和淤泥处理设施,进一步开拓淤泥合法消纳出路,协调好淤泥处理处置的相关问题;
3、引入有实力、有诚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市场主体,推动淤泥处理处置的产业链走向成熟,落实行业规范和准则;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市百业俱兴,希望在河湖淤泥处理处置方面能得到完善发展,进一步巩固我市在水利、环保各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提案者: 赵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