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土地开发强度直逼50%警戒线,已经超过香港。另外,在交通拥挤的背景下,加快推动轨道推进TOD和TID建设,可以说是必然选择。
TOD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通过公共交通为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其主要表现在一种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步行化城区,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TOD主要要主强调的是轨道交通周边社区开发,以广州新东站为例,拥有相当于现广州东站近7倍的面积,全线开通后客流量预计可达45万人次/天,建成后的广州东站将成为广州全新枢纽中心,东部发展引擎。
以香港例,全香港约有45%的人口居住在距离地铁站仅500米的范围内,九龙、新九龙以及香港岛更是高达65%。港岛商务中心内以公共交通枢纽为起点的步行系统四通八达,凡与步行系统相连的建筑,本身就是步行系统的组成部分,其通道层及邻接的楼层通常作为零售商业和娱乐用途,给行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TID是指轨道交通上盖综合体与站点的综合开发。加快东莞城市轨道交通的TID建设,可以完善我市的经营环境,提升东莞市的城市形象。
目前,东莞市轨道交通TOD和TID建设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1、TOD强调要将商业、住宅、办公楼、公园和公共建筑设置在步行可达的公交站点的范围内。而我市的轨道交通,以2号线为例,虽然 2号线的站点建设也基本上体现了这点,但不可否认,2号线的规划设计上存在不足。如以哈地站为例,就远离了住宅区和南城汽车站。给群众出行造成不便。
2、TID建设强调是在轨道交通上盖综合体与站点的综合开发,目前,虎门镇是我市第一个推进TID项目建设的镇区,虎门通过TID建设,将引领TOD建设,推动虎门CBD建设。而东莞市建成的2号线基本没有,没有很好地发挥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便利与效益。
3、TOD强调建造适宜步行的街道网络,将居民区各建筑连接起来。而东莞市建成的2号线,也没有体现这一点。
建 议:
为了节约东莞建设用地,完善东莞城市建设。为此建议:
1、完善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推动东莞市轨道交通TOD和TID建设,完善东莞城市建设,进一步经营城市。
由市委牵头,由国土、城建、规划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机构负责,广泛地进行调查研究,体现TOD设计的原则,做好还没有建设及在建的轨道交通站点的设置工作。
2、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和站场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建设综合换乘系统,改善出行条件。
通过整合轨道设施、周边建筑及公共用地,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达到“零换乘”目标。
3、鼓励复合投资多元主体进行TID项目投资建设
政府加快通过出台复合多元主体社会资本进行投资TID项目,建设包括居住、商业、交通、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市政与公用设施、绿地和广场等。促进交通功能与城市生活服务功能的有机结合。在保持地块间规划市政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允许TID项目跨道路进行多地块整体开发。改善东莞市的城市经营,提升东莞市城市形象。
提案者: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