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正逐渐增强,以发展生命科学发展为基础的健康产业,成为联合国认定的21世纪代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两大朝阳产业之一。中医养生保健文化历史悠久,注重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服务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效果明显,作用独特。2010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鼓励投资养生健康产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养生行业发展迅速,也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

  然而近年来,全社会涌起中医养生保健热潮,一时间鱼龙混杂,各类“养生大师”、养生节目和中医保健图书噪声社会,由于中医养生产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中医养生市场秩序不健全、监管缺失;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中医养生保健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欠缺,应尽快规范中医药养生保健市场,建立严格的审查机制,堵住漏洞,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正确引导媒体科学宣传中医药养生知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

  
建    议:
  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我市中医养生保健行业,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1、完善规范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的相关制度

  尽快制定促进中医养生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实施,提高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业标准化水平。加快中医养生市场政策细化落地实施,统一养生市场的宏观管理,明确产业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彻底克服政出多门的弊端,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标准,建立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高起点发展养生产业。

  2、增强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能力

  规范行业自律,尽快成立中医养生行业协会,以加强行业监管、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同时制定中医养生保健产业标准、产业发展规划。联合科研、医疗机构,进行相关养生科学产业体系研究,提高养生产品的实用性和科技含量。

  3、加强“治未病”体系建设

  “上医治未病”。建设我市具有人才优势的各中医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在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更好地发挥发挥中医药及针灸技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

  通过互联网+中医方式,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网络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中医方式,充分发挥中医药技术优势,创新临床应用模式,以互联网+养生保健及大数据分析各类需要人群,积极推动中医药及针灸技术与中医治未病、中医药健康养老、中医药特色康复等资源融合,制定相关健康服务标准及规范,提升中医药及针灸推拿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以中医药与针灸健康服务为主的新模式。

  4、加快培育养老养生产业发展,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念

  着力打造养老养生基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以东莞市各旅游目的地为主体,在具有丰富养生资源地方,建立养生旅游产业基地。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与中医养生保健统筹布局,突出以绿色、环保、健康为主基调的养生保健方式,建设中医养生连锁会馆、养生度假酒店公寓,打造养生产业链,规范各养生机构发展,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提案者: 张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