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东莞市又处于整个湾区发展的核心区域,尤其是东莞市还处于广深港创新走廊的中间地带。东莞的经济社会发展可谓是天时,地利,但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莞虽营商环境一流,但高等教育基础薄弱一直是个大问题,建议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学到东莞办分校,为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但人才总量不足,缺乏高层次人才,不少高端人才更是很难下定决心到东莞。东莞本土高校教育资源仍相对匮乏,且在全国、全省缺乏名气,远远不能满足东莞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才资源始终是东莞发展的瓶颈。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湾区建设如火如荼,对于东莞来说,在湾区建设的大好时期,东莞应该看准时机,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在我市建立分校,尽快培养东莞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高端人才。
东莞完全有能力也也有必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从东莞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来讲,东莞城市宜居程度越来越高,已具备吸引优质大学办分校的客观条件。
东莞的自然环境一年比一年好,松山湖、生态园、华阳河和银瓶嘴等旅游资源全国知名,东莞是全国最多城市公园的地级市,东莞是全国森林城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东莞良好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广深等大都市的居民来此居住,也吸引了华为、大疆和中集集团等知名企业也来莞办总部。
从人文环境来讲,东莞连续4届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东莞是全国闻名的篮球城市,图书馆之城,治安等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好。众多的像万科、碧桂园等开发商参与东莞的城市建设,完全能够接纳高端人才到东莞居住。
引入国内知名大学办分校,能接受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才队伍的辐射,催发名校与本土办学理念的碰撞,激发办学活力,从而促进本市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国内名校的分校有利于吸引全国各地学生报考,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参照深圳、珠海和无锡等城市的做法,大力引进国内知名大学来东莞设置分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水平。以应对国内外知名企业长扎东莞对人才的需求,弥补人才匮乏这个最大短板,破解人才难题,吸引更多知名企业来东莞。
建 议:
(一)积极出台有关政策保障办学经费和引进师资。东莞应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不是一味的用钱来引进人才,而应治本,用钱培养人才。可出台政策给予国内知名大学来东莞办学经费。分校教师团队由派出的本校优秀教师、内地高薪引进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还可以由各知名大学中刚刚退休的、且身体健康的教师来担任。
(二)专业设置和学校管理。优先考虑与人工智能等有关的专业,设置一些直接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特色专业(机器人),重点打造研究生院,建立人才培养基地,考虑教师的后备培养。分校区要具有相对完整的与学校管理总部相配套的管理机构,并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对分校在教育经费、引进人才等方面应有政策倾斜,予以经费保障。
(三)生源和校址。全国招生,重点考虑高考或研究生考试贫困专项录取(确保毕业后留在东莞工作),建立完整的奖助体系,实现农村优秀学生到高校就读,毕业证书统一由校本部发放。校址由省政府和高校商定,最好是在松山湖,生态园,中子科学城等地,交通便利,自然风景优美。
提案者: 汤瑞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