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调研,我市多个小学幼儿园存在要求家长陪同或监督小学生及幼儿做作业并要求签名的现象。期间我们了解到,东城花园小学学生家长匡先生表示,学校除了要求监督或陪同孩子写作业和签名外,有时还要求其参与学校的助教活动和在校门口做安全员与保安和警察共同执勤,每天还要在“微课掌上通”软件上点赞。孩子还有英语、语文等微信交流群,群中几乎每天都要录制音频或者视频上传。比如:英语的口语练习或家庭场景练习,同一个语句或场景视频几十个同学一起上传,由于数据量巨大,手机每天都被刷屏,导致自己的工作时间被占据和手机卡死的现象时有存在,苦不堪言。来自松山湖中心幼儿园的幼儿家长陈女士说,孩子是从私立幼儿园转学到这个学校的。从孩子的角度看,孩子放学回来每天都是开心的,说是这个幼儿园没有作业,每天都是老师带着他们玩。但是,作为家长,才大半个学期她就已经被班级老师多次要求与孩子共同完成手工或者录制语音或视频并签字或上传,因为有一次视频上传后与另一老师沟通出现问题,导致其在去班级接孩子的时候被老师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很是难过。平时还要留意班级微信群信息,并随时准备回复收到。没有及时在“微课掌上通”软件里面点赞的家长经常被老师在班级群里面点名。期间,经座谈和走访了解到我市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时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手工作业、亲子作业频繁且需家长动手参与或签名。
每逢节假日或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学校就发放纸质工作纸给学生并告诉他们要求与家长一起做,比如:中秋节就会要求做灯笼DIY,不但要交作品,还要在工作纸上写出步骤并要求签名。经了解,很多家长为减轻自己的工作量和节省时间,很多DIY的材料就直接到网上购买。
二、电子作业表面高效,隐患重重,家长在担心中执行。
通讯终端可以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但使用不当则隐患重重。花园小学孩子家长匡先生说,孩子经常放学回来问他要手机,理由是学校有作业需要用手机完成。匡先生是个画廊的老板,经常与客人长谈且忘记将孩子的手机要回,他多次发现几个小时过去后孩子的作业依旧没有完成,经多次留意他发现孩子在拿到手机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4399网站的各种小游戏,有射击、飙车、第五人格、火柴人等无聊的游戏,心里很气但也很无奈。
三、上级要求与学校和教师的执行层面不一致。
教育局经常发文或举办会议要求各学校为学生减负,但作为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需要业绩的支撑。比如:教育局的微课掌上通就有家长点击率的评比,所以教师就不得不在群里公布本班动态,要求没有点赞的家长尽快完成。
建 议:
当前,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教育依旧是不变的主题。学校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使命,用好教育手段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教育局应出台文件治理学校要求家长为学生作业打卡的现象,交通局解决学校要求家长参与早晚接送车辆管理现象。
一、用在校时间完成作业或手工。
教育局发文禁止学校要求家长在学生的作业上签字,规定学校利用在校时间完成作业或手工。幼儿园禁止布置作业,鼓励培养或训练孩子的生活技能和良好习惯。
二、减少或取消电子作业。
充分发挥通讯终端的高效沟通特性,减少或取消电子作业。禁止要求家长在微课掌上通等软件上参与点赞等活动。
三、设立举报或投诉渠道。
教育局应设立相关途径接纳和收集学生家长的投诉或举报信息,并安排专人处理和督办。建立高效奖惩机制,督促学校规范教育教学活动。
提案者: 曾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