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岭南古邑,名胜古迹甚多,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古迹、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方面都有着大量的优质资源。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分布在不同镇街的景点进行梳理,用适当的文化主题进行归纳整理,赋予自然、人文景观以文化生命,让景点“活”起来,并结合不同游客群的需求特点,设立针对性的旅游线路推向市场,为我市设立特色多元旅游目的地、打造旅游强市创造良好开端,也为我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添砖加瓦。
细数东莞旅游资源,东莞拥有近代史开篇地、红色旅游、历史名人展馆、水乡风情区、森林生态、文化休闲、工业旅游、农业观光、娱乐购物、休闲游憩等经典和精品旅游项目。东莞拥有丰富的优质旅游资源,也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但由于旅游资源缺乏与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旅游推介缺乏本土故事的滋养,文化的魅力未能在旅游内涵中得到体现,导致东莞的旅游缺乏持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当前东莞的旅游业极需政府进行引导,充分挖掘本土元素,用文化激活旅游资源。
建 议:
政府对东莞的旅游业进行引导,在发展全域旅游的同时,发动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的合作,针对东莞旅游、文化的特点,深入挖掘好的故事,将本土的历史、文化风情及人文习俗等元素融入到旅游中去。用文化激活旅游,用旅游推介城市。
一、充分把握东莞悠久的历史脉络,用好历史人物,讲好东莞故事。
东莞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也上演了诸多精彩故事,袁崇焕抗清、蒋光鼐抗日等都反映了东莞人民的英勇精神,近代东莞也出现了诸多文化大家,为东莞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容氏家族、伦明等都是很好的代表,合理将人物故事和旅游结合起来,不仅会为东莞的旅游增色,也可以借旅游更好地向外界推介东莞形象。
二、立足东莞在近代史中的特殊地位,开展红色文化旅游。借景点来回顾历史,用历史来丰富旅游。
东莞是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在近代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虎门鸦片战争相关的景点群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将这些景点与石龙中山公园、大岭山东江纵队纪念馆等串联起来,完整地讲述从林则徐禁烟、虎门海战到孙中山14次来到石龙指挥战斗、周恩来亲临石龙演讲再到东江纵队英勇抗日的史实,生动地向世人展示东莞这一片热土在近代民族战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挖掘传统文化、民俗、特色美食,将其充分融入旅游资源。
将东莞的园林、古村落、宗祠、传统民居等建筑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饮食、习俗和传统技艺等进行融合,将开发旅游的着力点放在深入挖掘和重点推介东莞传统文化上,使游客能够透过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外衣,看见东莞富含底蕴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从更深的文化层面了解东莞,熟悉东莞,热爱东莞。
四、面对学生教育群体,建立科技、文化教育基地。
近年东莞的文化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各个文化场所的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迅速地丰富了东莞人的业余生活。展览馆、图书馆、科技馆等文化基地已成为东莞的靓丽风景。另外,东莞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新建了许多创新科研单位,如松山湖中子科学城的散裂中子源、松山湖华为欧洲小镇、松山湖的机器人制造基地、大朗的量子城等。这些文化场馆和科研基地,是全市中小学生日常游学实践的最佳选择。
五、挖掘休闲文化,将都市、乡村、小资等生活情调融入旅游,建立适合市民休闲旅游线路。
生活富庶的东莞人在文化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同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是日臻细腻,暖日午后来点咖啡,来点小艺术,已然成为今日东莞年轻人的日常。串联起坝头、工农8号、东城周屋、东江印象、季节性赏花、摘果及各镇街的风情文化节等零散的旅游点,设计好休闲线路,满足市民节假日休闲旅游需要。
提案者: 曾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