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
农工党市委会提出的关于加强东莞市残疾人体育活动,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提案收悉。经研究,我局会办意见如下:
一、对农工党市委会提出的建议,我局无不同意见。关于是否设立残疾人体育专项奖励基金,请贵单位审定。
二、为加强东莞市残疾人体育活动,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我局将做好如下工作:第一,要求各新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必须配备残疾人专用通道,给予残疾人优惠使用场馆设施。第二,举办赛事活动多考虑设置适合残疾人参与的项目,吸引更多的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第三,建议由贵单位物色一些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残疾人,提供给我局作为榜样人物加以宣传推广。第四,对在重要体育赛事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为东莞争得荣誉的残疾人运动,向市政府争取给予更大的奖励。
(B):类
东残联函〔2019〕15 号
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20190169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东莞市残疾人体育活动,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与会办单位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沟通协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我市残疾人体育事业也得以快速发展,2013年12月经东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东莞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这是国内设立较早、建设起点较高的综合性残疾人体育训练、健身活动的公益性服务机构,为直属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一、依托全民健身助残工程,推动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
2015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联颁发的国家全民健身助残工程示范点选点在我市横沥镇康就中心,国家统一采购有关健身器材,配发至每个示范点,为残疾人提供体育活动场所和适宜的设施器材。广东省政府将全民助残健身工程示范点创建工作列入了2015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中,我市茶山镇入选为省级全民助残健身示范点,由省残联划拨专项资金至示范点开展创建工作,并举办了一场全民助残健身示范点健身指导员培训班,为残疾人提供专业服务,推动全民助残健身事业的发展。以上2个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每年均累计有数千人次残疾人提供体育运动服务。
二、大力推进残疾人群众性体育运动发展,逐步提高残疾人健身意识。
以茶山镇、横沥镇为典型,推广群众性残疾人体育运动。开展全市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师资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为镇街(园区)从事基层残疾人工作、残疾人体育管理工作的人员或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讲解残疾人体育工作规范、科学健身知识,残疾人体育健身内容、健身项目、指导方法、锻炼方法、锻炼手段及运动损伤预防等内容,至今共开展了5期培训班,累计培养近300名指导员;打造属于本地的残疾人体育盛会,2015年探索举办了东莞市第一届残疾人运动会,设立田径、游泳、乒乓球和羽毛球4项比赛,累计参赛残疾人运动员达238人;2017年完成与健全人市运会同年同步举办,与东莞市体育局一同举行了东莞市第九届运动会暨东莞市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第二届市残运会的比赛设项、参赛规模、赛事影响均创新高,并首次将残疾人飞镖项目纳入其中,成为全市残疾人朋友及其亲属的盛大聚会。
三、积极开展残疾人体育项目集训,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名列全省前茅。
根据广东省和国家残疾人体育比赛的总体布局,开展各类残疾人体育项目集训,近年来,我市已成立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射箭、自行车等项目训练基地,开展全年集训,为省、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许多优秀残疾人运动员,2018年度累计有2.8万人次残疾人参与体育项目集训活动。东莞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建有综合体育馆1座和室外射箭场1个,可为篮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柔道、射箭等项目提供训练场地保障,另有1座食堂宿舍综合楼,可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食宿、生活学习等后勤保障。2018年我市派出169人规模的代表团参加广东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120名残疾人运动员共参加了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射箭、自行车、举重、飞镖、盲人足球、脑瘫足球和聋人篮球等11个大项,149个小项的比赛,以1270分的成绩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得了130枚奖牌。其中,金牌77枚、银牌33枚和铜牌20枚,位居金牌榜第一名、奖牌榜第一名,9人次打破14项省残运会纪录,我市已连续两届获得省残运会“三个第一”。
四、注重培养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全国残运会、亚残运会、残奥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均获优异成绩。
在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市18名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广东参赛共斩获18金6银7铜,为广东取得团体第一名作出重要贡献;在第3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市6名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国家参赛共收获7金6银4铜1个第四名和1个第六名,刷新东莞参加亚残运会的历史成绩;在第15届巴西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市派出2名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国家参赛获得1金2银1铜,广东省人民政府给予在第15届巴西残奥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东莞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记集体一等功。
五、通过现有媒体平台,努力做好残疾人体育活动宣传工作。
目前,我们通过各大媒体单位、市残联公众网站、《东莞残疾人》内部刊物等宣传平台多渠道开展全市残疾人事业宣传,在全市营造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2018年,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网、东莞广播电视台、东莞日报等媒体单位有30多篇残疾人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活动报道,市残联网站发布了60多篇残疾人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活动新闻,《东莞残疾人》2018年第4期、5期开设专题,重点报道雅加达亚残会和广东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我市获奖情况。2018年9月,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市残联组织安排我市残疾人运动健儿勇夺佳绩媒体采访活动,中新社、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东莞广播电视台、东莞日报等6家媒体前来采访报道,发表各类新闻报道10多篇;2018年12月4日,联合广东医学院,举办我市残奥冠军周国华的励志专题教育宣传活动,向高校师生展现了我市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的精神面貌。
六、未来工作思路
(一)提高对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视和投入。
一是做好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创建工作。根据《广东省残联关于下达“十三五”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体育社会指导员、康复体育关爱家庭计划和文化进家庭任务的通知》文件要求,进一步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扩大残疾人参与率、覆盖面和获得感,在总结省政府民生实事推进示范点建设的经验上,务实合理推进我市示范点建设,计划于2019年完成各镇街(园区)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创建的调研工作,形成报告并提交市政府审核,于2020年完成省残联下达的任务数,创建14个示范点。二是继续做好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截止目前,我市已完成省残联下达的体育社会指导员培训指标,2019年将继续开展培训班,为镇街(园区)培养刚更多专业的基层指导员,提高覆盖面,为社区(村)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三是在举办赛事活动多考虑设置适合残疾人参与的项目,吸引更多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四是要求各新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必须配备残疾人专用通道,给予残疾人优惠使用场馆设施。
(二)进一步做好残疾人事业的宣传活动,加大残疾人体育活动和残疾人竞技体育自强不息的宣传力度
一是充分加大媒体单位的沟通交流,充分运用媒体资源,报道残奥会、亚残运会、全国残运会、省运会等自强不息先进典型的新闻报道;二是充分利用市残联公众网站、《东莞残疾人》内部刊物的宣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并利用发挥新媒体的宣传力度,今年开通市残联微信公众号,有针对性加大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康复经验的宣传;三是争取市财政的支持,加大财政经费投入,争取将残疾人体育事业宣传经费纳入经费预算,每年在镇街、社区(村)开展以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宣传活动,多渠道宣传我市残奥会冠军的训练康复经验和残疾人运动员奋力拼搏的精神面貌。四是物色一些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残疾人,提供给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作为榜样人物加以宣传推广。
领导签字:
承办人姓名:钟伟
联系电话:23393993
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9年4月9日
办理单位: 市残联,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