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于2015年10月出台了《东莞市关于省市共建发展中小企业设备融资租赁试点的工作方案》,截至2017年末,在“智造东莞”平台进行融资租赁业务备案达2659笔,融资总额超68亿元,撬动率高达1:34,贴息立项金额超过4700万元。据统计,该项融资租赁扶持政策极大推动了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生产一线减员2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了13%左右,产品质量提升了3~5%,达到了“减员增效提质”的效果。目前,我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租赁政策深受关注,同时,企业也希望政府(市经信局)完善政策扶持,有效解决一些关注问题。
  1.融资租赁政策扶持力度尚需加大
  据了解,省市共建发展中小企业设备融资租赁试点的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企业积极响应,但也反映一些问题:(1)融资租赁贴息的资金额度不足,且融资租赁贴息资金的到账时间较长;(2)一般的企业只能采用“直租”方式,而倍增/协同倍增计划企业却可以采用“直租、回租”两种形式;(3)企业担忧该项政策的省市共建的试点工作即将结束,政府是否延续该项政策,缓解我市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2.融资租赁政策扶持方式尚需灵活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购置实验仪器、研发设备,以及产线改造的核心部件(如动力设备、检测设备)。通常情况下,扶持资金补贴企业生产设备,而研发设备一般不能纳入政策扶持。此外,科技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因此,政府需要差异化扶持企业,而不是单一比例简单扶持。
  3.融资租赁政策实施的尚需平台支撑。
  中小企业大多为家族式民营企业,存在财务制度通常不够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等问题,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存在不确定性,生产经营的真实信息获取难度一般较大。因此,融资公司难以掌握企业真实信息,业务风险偏大;而中小企业和融资公司之间缺乏交流平台,相关融资租赁业务沟通渠道较少。当前,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东莞市帮助中小企业化解融资困难的工作刻不容缓。
  
建    议:
  1.加大融资租赁扶持力度,加强政策的延续性和灵活性

  截至2018年6月末,全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7676家。其中,中小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0%以上,中小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政府有必要设置“融资租赁专项资金”,延续并加强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政策的力度。此外,提高政策落实的灵活性:一方面,融资租赁贴息和融资租赁风险补偿的经费合二为一,统筹调配;另一方面,每年分期分批申报,并按季度发放融资租赁贴息资金,提高政策的时效性。

  2.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挥政策在科技创新的引导性

  目前,东莞正在由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创新发展。因此,融资租赁政策需要进行差异化和针对性调整。

  (1)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融资租赁政策可用于扶持企业在研发创新、技改技创中购置的实验仪器和研究设备,以及核心零部件;

  (2)差异化设置融资租赁扶持比例,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可将资金额度提高到10%,甚至更多。

  3.建立共享工作平台,促进融资租赁政策的落实

  (1)建设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自动推送和更新东莞市政务信息资源的相关数据,定期公布企业经营情况和守信失信企业名单,为银行快捷、准确、全面地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审核中小企业贷款资质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2)拓宽中小企业获取融资租赁的信息渠道。政府牵头成立地方层面的融资租赁产权交易平台和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平台,从而实现融资租赁资产高效流转和资金筹集。

  

提案者: 农工党市委会

农工党市委会:
  东莞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关于完善融资租赁政策,扶持我市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建议》(第2019016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高度重视融资租赁业务发展
  融资租赁集融资与融物一体,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于2015及2016年,我市已印发《东莞市关于省市共建发展中小企业设备融资租赁试点的工作方案》(东府办〔2015〕102号)、《东莞市省市共建发展中小企业设备融资租赁资金操作规程》(东府办〔2016〕40 号),通过融资租赁贴息、融资租赁风险补偿等,积极推动融资租赁业务发展。2016-2018年融资租赁扶持政策实施期间,我市新增融资租赁业务备案数4831笔,融资总额超108亿元,财政累计为368家企业降低融资成本1.93亿元(含倍增资金),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融资贵问题。
  二、新融资租赁扶持政策出台情况
  东府办〔2016〕40 号文已于2018年12月31日到期。根据《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扶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东府〔2018〕139号)及《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 全面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倍增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18〕100号),我市继续实施融资租赁扶持政策。目前,市工信局已上报市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融资租赁专题项目实施细则>的请示》(东工信〔2019〕72号),市政府已原则同意,近期将正式印发实施。市工信局也将在以往政策实施的经验基础上,优化资金管理,进一步提升政策的时效性。
  与原政策相比,新政策加大风险补偿力度,不再设置地域差异,统一单笔业务风险补偿标准为50%,风险补偿额度不超过上年度新增融资余额的10%且不超过500万元,以鼓励融资租赁机构加大在我市的业务开展力度;适当调减贴息扶持力度,包括设置500万元融资额申报门槛、降低贴息标准至一年期最高5%、收窄资助范围至直租、缩减行业范围至工业企业(倍增企业在资助标准上可享受翻倍扶持,但资助业务范围与非倍增企业一致)。以上政策的实施调整,主要考虑因素如下:(1)企业及机构一般倾向获得政府更多的直接资金支持,部门在制定政策时,需平衡财政预算规模及企业机构诉求,制定合理扶持条款,以最大限度实现政策实施目的;(2)融资租赁扶持政策,原来通过省市共建方式开展,省直接提供资金支持,现转为市级财政扶持政策,由市工信局在每年的“科技东莞”切块管理资金中统筹安排,且每年预算总额需控制在5000万元以内。新政策的资金来源及规模,均有显著变化。市工信局根据预算规模,结合以往三年项目申报情况,进行反复测算,并商市财政局同意后,制定目前的资助标准;(3)我市自2016年起实施融资租赁扶持政策,经过三年培育,已初见成效,在我市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数量及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发展的企业数量均在不断增加,融资租赁市场已具一定规模。因此现阶段,适宜逐步弱化直接扶持,加大间接扶持如风险补偿等措施,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三、搭建平台促进融资对接
  目前市工信局正牵头建设市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平台为我市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其中金融服务方面,构建由金融产品超市模块(金融供需对接平台)、数据统计分析模块,以及风险补偿受理模块等组成的金融服务圈,依托互联网技术,有效整合政府金融扶持政策、企业融资需求、金融机构融资产品等资源,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对接桥梁,为企业提供广泛选择权,提升融资服务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首批线上对接金融机构就包括多家融资租赁公司,平台上线后,企业将能更快速地对接融资租赁机构。
  四、构建一篮子的金融促进方案
  企业融资问题是个系统性的问题。为更好地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市财政近年来不断加大在该方面的资金投入,除继续安排预算支持融资租赁业务外,同时出资设立多个母基金,通过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为企业提供贴息支持,实施多项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等,优化资源配置,务求通过一篮子促进方案,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更有效地服务企业融资。
  2019年我市新实施东莞市促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印发《东莞市促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方案》(东经信〔2018〕305号)及《东莞市促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实施细则》(东工信〔2019〕21号),市政府、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三方合作,建立差异化的中小微企业信贷扶持政策,市镇财政共同出资2亿元,对合作银行提供占贷款本金总额2%的风险补偿,促成银行机构“敢贷”、“可贷”、“愿贷”。首批合作的试点银行包括东莞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及建设银行。政策覆盖倍增、高企、成长、小微上规、诚信纳税等3.5万多户企业。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4家试点银行对名单内企业新增贷款3780笔,新增贷款金额84.71亿元,成效显著。
  下来,市工信局将一如既往做好融资租赁方面有关工作,继续推动融资租赁深度发展,进一步提升市场规模。同时以融资租赁及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为抓手,依托市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金融服务圈,整合金融资源,为我市企业提供更优质的金融体验。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5月30日
  (联系人:郭冠良,联系电话:22220109)

办理单位: 市工信局,市金融工作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