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于2015年10月出台了《东莞市关于省市共建发展中小企业设备融资租赁试点的工作方案》,截至2017年末,在“智造东莞”平台进行融资租赁业务备案达2659笔,融资总额超68亿元,撬动率高达1:34,贴息立项金额超过4700万元。据统计,该项融资租赁扶持政策极大推动了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生产一线减员2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了13%左右,产品质量提升了3~5%,达到了“减员增效提质”的效果。目前,我市中小企业的融资租赁政策深受关注,同时,企业也希望政府(市经信局)完善政策扶持,有效解决一些关注问题。
  1.融资租赁政策扶持力度尚需加大
  据了解,省市共建发展中小企业设备融资租赁试点的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企业积极响应,但也反映一些问题:(1)融资租赁贴息的资金额度不足,且融资租赁贴息资金的到账时间较长;(2)一般的企业只能采用“直租”方式,而倍增/协同倍增计划企业却可以采用“直租、回租”两种形式;(3)企业担忧该项政策的省市共建的试点工作即将结束,政府是否延续该项政策,缓解我市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2.融资租赁政策扶持方式尚需灵活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购置实验仪器、研发设备,以及产线改造的核心部件(如动力设备、检测设备)。通常情况下,扶持资金补贴企业生产设备,而研发设备一般不能纳入政策扶持。此外,科技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创新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因此,政府需要差异化扶持企业,而不是单一比例简单扶持。
  3.融资租赁政策实施的尚需平台支撑。
  中小企业大多为家族式民营企业,存在财务制度通常不够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等问题,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存在不确定性,生产经营的真实信息获取难度一般较大。因此,融资公司难以掌握企业真实信息,业务风险偏大;而中小企业和融资公司之间缺乏交流平台,相关融资租赁业务沟通渠道较少。当前,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东莞市帮助中小企业化解融资困难的工作刻不容缓。
  
建    议:
  1.加大融资租赁扶持力度,加强政策的延续性和灵活性

  截至2018年6月末,全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7676家。其中,中小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0%以上,中小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政府有必要设置“融资租赁专项资金”,延续并加强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政策的力度。此外,提高政策落实的灵活性:一方面,融资租赁贴息和融资租赁风险补偿的经费合二为一,统筹调配;另一方面,每年分期分批申报,并按季度发放融资租赁贴息资金,提高政策的时效性。

  2.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发挥政策在科技创新的引导性

  目前,东莞正在由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创新发展。因此,融资租赁政策需要进行差异化和针对性调整。

  (1)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融资租赁政策可用于扶持企业在研发创新、技改技创中购置的实验仪器和研究设备,以及核心零部件;

  (2)差异化设置融资租赁扶持比例,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可将资金额度提高到10%,甚至更多。

  3.建立共享工作平台,促进融资租赁政策的落实

  (1)建设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综合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自动推送和更新东莞市政务信息资源的相关数据,定期公布企业经营情况和守信失信企业名单,为银行快捷、准确、全面地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审核中小企业贷款资质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2)拓宽中小企业获取融资租赁的信息渠道。政府牵头成立地方层面的融资租赁产权交易平台和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平台,从而实现融资租赁资产高效流转和资金筹集。

  

提案者: 农工党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