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风云万变,中国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顶住了压力,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是,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我们的工业生产形势值得警惕,2018年12月,代表工业生产景气的官方PMI指数录得了49.4三年来的新低;主要大国设置技术和市场壁垒,有意打压我们科技制造业的发展,也逼使我们要走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的道路。东莞是全球制造业发展兴衰的缩影,作为制造业之都的东莞在这次贸易战中也难免受到影响,部分竞争力不足的企业订单减少,甚至到了关停工厂的境地。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以华为等一批智能制造企业进驻东莞,通过自主创新发展,给东莞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和增长点。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是关键和重点所在,在新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条件下,东莞必须站在高点上思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发展产业的思路有很多,从这次贸易战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那就是如果产业链条上面存在短板必然容易受打压。东莞目前产业的优势在于作处制造端(硬件端)的产业链条非常完整,具备高度产业细化分工和规模制造的能力,但是在于软件端,特别是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为代表的数字产业,虽然近年有快速发展的态势,总体上仍非常薄弱。目前,国内除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外,其他内地城市如南京、西安、武汉等,都在数字经济上面发力,东莞有硬件制造业的现有优势,但如果不去加快发展数字产业,在产业竞争格局上面必然非常被动,甚至会有落伍被超赶的可能性。

  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发展。

  
建    议:
  一是要提高对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抓住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软件行业和制造服务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既要加快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与产业转化,又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市政府在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方面要重点向数字经济领域倾斜,充分用好现在产业优势带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二是要推进数字经济产业聚集,打造一批数字经济示范园区。随着华为等一批优秀企业进驻以后,东莞的软件服务业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一批优秀的软件企业如中软、软通、易宝等进入东莞,但除了围绕华为的软件企业以外,东莞的软件行业总体比较分散,难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也形成不了整个行业的氛围。因此,建议政府引导现有的数字经济业态进行聚集,特别是在先进制造业比较集中的松山湖和城市配套比较完善的大城区,有重点地打造一批专业数字经济产业园,引导和扶持互联网和软件企业,做大做强整个产业,使其更好服务于东莞的智能制造行业。

  三是要强化人才总部基地的建设,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莞就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人才。数字经济产业同样发展依靠高质素的人才,同时这些人才也将是未来东莞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对此建议一方面可以参考国内其他城市的经验,对于从事数字产业的公司,或行业人才提供多方面的引进和落户方面政策支持,包括并不限于入户、入学、专才就业补贴等;另一方面,要营造产业人才聚集的氛围,打通高校与企业互动的窗口和平台,让高端人才在地理空间方面更加聚集,强化交流和合作,促进技术与生产力更紧密地结合,创造出更多的创新机会和成果。

提案者: 陈健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