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抽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5.7%、初中生为74.4%、高中生为83.3%、大学生为86.4%,其中85%-90%为近视眼,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2010年,东莞市0-14岁的青少年70万人中最少有20万青少年目前受到近视的困扰。近年,东莞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持续攀升,以南城2018年近视眼防治抽样调查为例:2000名中小学生中,小学生近视率约为44.7%,初中生近视率约为76.2%,且近视越来越呈低龄化趋势。青少年近视防控已是迫在眉睫,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出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此方案的出台,无疑给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以最坚定方向指引和最有力保障,但要让《方案》真正落地,实现2023年的目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我们所面临的的困难是巨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目前我市青少年近视人群数量巨大,约接近30万,而目前近视增长率持续上升。2.目前医疗技术只能控制近视发展速度,青少年近视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且近视治疗时间长、费用高。3.《方案》中,硬件指标可以逐步达标,但在视力健康的多部门联动机制、教育引导、督导管理等操作层面缺少具体措施指引,防控职责与任务难以落地。4.电子产品对青少年诱惑太大,导致用眼时间太长,对儿童眼病形成影响巨大,但家庭在此方面预防意识淡薄,缺乏应对策略。
  
建    议:
        (一)成立组织。成立由市到镇街到学校的三级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教育局、市卫生计生局牵头统筹,由市财政局、人力资源局、体育局、社会保障局、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协助配合开展近视防控工作。
        (二)明确责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东莞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每年防控阶段性目标及防控具体措施,压实责任。
        (三) “防”“控”兼施
         1.以“防”造环境。 一是尽快从政府、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各个层面做好防近视的宣传。二是对学校教室照明设施、课桌椅进行标准配置。三是加强家庭近视防控教育指导,改善青少年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用眼习惯,确保新增近视率下降。 
        2.以“控”供保障。 ①要建立有效的部门联动机制,制定阶段性近视防控目标与措施,使各部门操作有标可依。②要加强专业眼科机构与中小学幼儿园校医、保健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对接。③要增设青少年视觉健康指导中心,迅速筛查,建立中小学生的视觉健康大数据库。④要加强专业医疗机构的监察,规范眼科医疗机构,增设青少年近视筛查“绿色通道”。⑤要对专业近视医疗机构的开设给予政策优惠,并对个人近视防控进行经费补贴,减少高额度费用给个人带来的经济压力。⑥要加强对教育部门近视防控工作措施的指导、配合和保障力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从国家战略高度切实担负起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责任,相信到2023年,我们的近视防控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提案者: 陈煜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