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有旅游资源概况及存在问题
  1、旅游资源概况
  虎门“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旅游区分为三个板块——林则徐销烟池景区、威远文化生态旅游岛、沙角炮台景区,共约25.14平方公里,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又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大湾区滨海资源。虎门“现代改革开放开篇地”旅游资源:1978年9月15日,太平手袋厂正式落户虎门,是第一个由中国工商总局颁发牌照、编号为“粤字001”的“三来一补”企业。2007年,该厂旧址被夷为平地。
  2、存在问题
  (一)文物本体旅游资源开发不够
  据统计,鸦片战争博物馆管理面积0.8平方公里,对外开放面积仅有0.35平方公里,占该博物馆管理面积的43.75%,占总面积的1.39%。太平手袋厂旧址与林则徐销烟池旧址仅隔数百米,但至今未开发其历史文化资源。
  (二)交通问题制约了景区的整合发展
  公共交通体系不健全,从林则徐销烟池到各炮台并无公共巴士直通,更无轨道交通接驳,导致大多数游客的“行”体验感不良。
  (三)旅游开发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当前旅游板块的开发管理主要由虎门镇政府、鸦片战争博物馆主导,缺少市场主体参与。
  (四)滨海资源、森林资源没有转化为旅游业态
  旅游业态单一,植被良好的山体、生态良好的湿地和滨海未能转换成旅游产品,提供的产品缺乏互动参与及深度体验的功能。
  (五)缺少大型旅游项目及配套设施
  据统计,虎门每年接待外地游客约1200万人次,游客平均逗留时间仅为0.7天。虎门之前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围绕工贸流通行业,没有充分考虑旅游功能,导致旅游公共配套设施落后。
  虎门不仅是东莞重镇,也是广东的工业重镇。但虎门的城市综合治理和重镇的形象不符,要发展全域旅游业,虎门的综合治理必须进一步改善。
  
建    议:
  (一)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定位,拓宽新型旅游思路

  打造“宜居、宜业和宜游”的世界级生活目的地,以契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定位。

  (二)加大文物资源的开放区域,加强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

  在文物的保护线范围内尽可能提高文物资源的开放度,完整讲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的历史故事。

  (三)延展滨海、森林旅游业态,增加吸引力

  建议进一步整合四个板块的文化旅游资源、滨海资源、森林资源,打造具有东莞旅游特色的“红+蓝+绿”旅游业,丰富旅游业态。

  (四)解决交通短板问题,提高景区间的通达性

  启动沿海公路和新安路的建设,提高四大板块景区之间的通达性。

  (五)规划整合旅游各大要素,拉动旅游消费、

  加强旅游要素的规划整合,在现有吃、住、行、购等基础上,重点完善特色餐饮、精品与主题酒店和会展、自驾车营地、旅游购物等服务设施建设。

  (六)跨越行政区域,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虎门炮台整体资源

  行政划分导致虎门炮台群被分割管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要求我们打破单一的行政区域思维,形成集历史坐标、文化坐标、海防坐标为一体的炮台群新价值坐标观。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整体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的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机制,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有序科学开发。

  (七)共同打造双开篇地题材,使其成为又一旅游亮点。

  挖掘近现代史中的虎门人个性,找寻“双开篇地”题材的共性,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真正成为拉动虎门文旅发展的动力源。

  此外,建设太平水道两边景观、着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链、打造世界性禁毒品牌等设想也应纳入总体规划中。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