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是我市破解发展体制障碍的必由之路和增创转型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201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将全市划分为6大片区和14个重点发展先行区,并以松山湖片区试点先行,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破解空间碎片化问题,挖掘东莞内涵式集约发展新路径。实施以来,松山湖片区、水乡新城片区、滨海片区等带头深入实施园区统筹,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各片区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效益提升、产业结构优化、集聚效应增强、审批效率提速、统筹共识强化,取得系列显著成效。但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统筹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
1、区域间协作关系研究不足,区域功能和产业布局不清晰,存在产业趋同、重复建设、资源分散现象。
2、园区与各镇收入统计方式不一,片区利益平衡机制不一,“统”“分”关系未理顺,合力凝聚难。
3、水乡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缺乏有力举措对片区五镇行使统筹、协调、督促职能,协调难度大。
4、滨海片区与原虎门港、沙田镇统筹管理架构历经变更,部分土地管理权限和税收及债权债务关系未理清,历史负担重。
二、六大片区现实基础差异大
5、土地资源制约大,“三旧”改造、连片厂房统筹等工作受政策、成本、效益分配影响推进缓慢,面临“有项目、无资源”,“有用地、无指标”的困境。
6、招商资源配置难,片区镇街难以从整个区域发展的需求出发招商引资,易造成无序竞争。
7、基础设施建设等缺乏统一规划,生态环境整治压力大,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不平衡,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8、片区中心虹吸效应明显,对外延地区外溢效应带动不足,且存在政策落差。
9、镇街受土地征用、项目税费等利益分配影响,缺乏发展热情。
建 议:
1、加强规划引领。明确片区功能和产业布局定位,为片区各镇街差异化协调发展提供产业方向和功能定位政策扶持,做到功能互补、产业互补、优势互补,避免同质竞争,促进片区更好地对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规划。
2、统筹招商引资。加强对片区各镇街的招商工作协调,强化片区组团联合招商,统筹匹配重大招商项目,推动形成招商共享工作机制;推动片区项目共享对接,引导企业在片区内合理布局;建立健全片区招商信息共享机制,对各片区内园镇村两级以及私人可整合利用的土地厂房开展摸底调查,加快共建协同招商信息平台,动态掌握片区闲置厂房、空置土地等综合招商共享信息库。
3、完善共享机制。出台协助园镇解决融资、用地的工作方案,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明确片区统筹联动发展的利益分成问题,激发各方参与积极性。
4、整合用地资源。打破片区内行政界限的局限,促进资源要素在全域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推动跨镇区域功能融合与用地整合,进一步拓展城市产业发展空间;积极探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5、加快路网对接。进一步完善片区的路网建设与交通管理,加强交通一体化建设,提升区域间的辐射影响效应。
6、优化生态环境。开展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统筹协调各跨园镇河流的污染整治问题;加快跨园镇河流域污水处理厂的统筹建设,提升水环境综合治理效能。
7、强化基础配套。着力提高片区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统筹考虑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资源配置问题。
8、健全机制保障。加强对片区利益平衡机制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强化片区的决策机制、统筹机制和日常沟通协调机制,推动片区统筹联动的长效高效运转。
提案者: 谭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