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需要构建具有世界级竞争力城市群,需与之匹配的航空运力支撑。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轴线上,目前尚无已建成的机场。全市的航空文化氛围浓厚,已有多家通航企业(如无人机有翼航东升集团、通用飞机制造企业有东莞蜜蜂航空企业、飞机零部件制造则有东莞日新传导科技公司等)和临时起降点,形成“造出来”“飞起来”“用起来”的现状。由于我市通用机场缺失,“黑飞”现象时有发生,我市不注册的“黑飞机”约有400架,通航经济产业带总额已超100亿元,亟需政府规划和引导其发展。通用机场的建设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互联互通,加快我市参与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因此,在大湾区背景下,东莞市建设A1类通用机场是必要和紧迫的。
建 议:
一、抓住政策红利、降低建设成本
国家对通用航空产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近两年累计发布超过80项鼓励和促进通航发展的政策与文件,简政放权,培育环境。通用机场建设方面,2017年4月,民航局印发《通用机场分类管理办法》,2017年12月,民航局发布《关于进一步简化通用机场飞行程序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多方面简化审批程序,审批建设速度显著缩短。通用机场补贴方面,2018年8月,民航局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促进通用机场有序发展的意见》,明确“十三五”期间安排民航发展基金对各省公益性较强的通用机场建设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民航局正在修订《民航中小机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和《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继续实施财政补贴和贴息贷款措施。东莞应当抓住政策红利机遇,降低通用机场建设成本。
二、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产业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通用航空最发达和活跃的地区。目前广东省通航企业达到30余家,在册的通用航空器近300架,分布位居全国第二,经营范围包含通航全产业链,需求强劲。而广东省取证的通用机场共有8个,其中6个为直升机场,含有跑道的通用机场仅有2个(阳江和罗定)。通用机场不足和偏离消费群体成为抑制通航发展的因素。《广东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显示2025年前广东省将新建18个大中型通用机场,其中大湾区占位4个。
三、抢占战略性资源、预留发展空间
通用机场对土地、空域、净空等资源的占用具有较大范围的排他性。土地方面,A1类通用机场需要用地500亩左右,加上周边配套产业用地,需要1000亩左右的成片建设用地。东莞市开发程度高、土地资源紧张,必须从市级层面统筹规划、推动机场选址。空域方面,东莞周边有诸多导航台和机场,密集的进离场航线多数穿越了东莞上空,加之周边分布了诸多直升机机场,低空空域相对紧张,使得东莞空域资源整体有限。在大湾区各市积极推进本地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大环境下,空域、航线等关键资源紧张。根据民航空域“谁先规划、谁先获批”的原则,东莞市可提前布局通用机场,预留发展空间,以免后期“天不时、地不利”而难为无米之炊。
四、强化湾区协同、提高区域竞争力
为提高对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企业等东莞市重要支柱产业的吸引力,有必要加快推进省级规划中两个机场布点的选址论证工作,通过“民航运输+通用航空(短途运输功能)”的两级航空运输体系,提高东莞市到国内外主要城市群的快速通达能力,提升我市在大湾区区域协作中的竞争力。
根据前期摸查,我市寮步镇香市、谢岗镇大厚村、生态园燕岭湿地初步具有建成A1类通用机场的条件。建议我市抓住大湾区机遇,尽快开展前期研究,发挥本身区位优势,筑巢引凤,吸收既有的通航产业,激发潜在的通航需求,发挥通用机场交通运输和产业载体的双重属性,将东莞A1类通用机场打造成大湾区龙头通用机场。
该提案提出,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轴线上,且航空文化氛围浓厚,亟需建设A1类通用机场,提出以下几点办法:一抓住政策红利、减低建设成本;二发挥区位优势,打造产业经济;三抢占战略性资源、预留发展空间;四强化湾区协同、提高区域竞争力。对于建设通用机场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互联互通,加快我市参与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的做法,我科认为合理可行,对于建设通用机场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由发改局牵头做好通用机场选址工作。市发改局曾组织开展我市通用机场及通航产业发展研究,目前已形成《东莞市通用机场建设及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考虑到A1类通用机场属商业性质项目,需1000亩左右的成片建设用地,而我市土地后备资源紧缺,机场选址除了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必须考虑周边环境、配套设施以及噪音对市民的影响等,选址难度大,建议由发改部门牵头,结合该研究报告合理选址,同时需避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我科将积极配合对选址进行核查。
二、积极争取省级以上指标支持。考虑到机场项目用地指标需求大,而自2018年省对用地指标政策改革后,市用地指标紧缺,对所需指标难以在市层面落实解决,建议项目在省及以上立项,争取国家或省的用地指标支持。
一、通用机场建设对我市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有效发挥机场带动效应,提升东莞城市战略性地位。机场具有交通运输、产业载体双重属性。一方面,机场建成后将作为区域发展的门户,能有效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提升我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通用航空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建设通用机场除提供便捷的空中交通服务外,更为东莞市未来产业转型升级预留空间。同时,围绕机场可以发展无人机及通航制造、通航服务业、通航保障业等航空经济,打造临空经济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 有利于抢占机场核心资源,为未来预留发展空间。通用机场是区域性稀缺资源,对土地、净空、空域等资源的占用具有较大范围的排他性。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建成世界级湾区机场群,目前大湾区各市积极推进本地通用机场规划建设,空域、航线等关键资源以后将非常紧张。在此情况下,谁先规划、谁先获批,谁将获得有限空域的优先使用权。提前谋划建设通用机场,可以实现我市对区域内空域、航线等核心资源的提前管控,为未来预留发展空间。
(三)有利于解决我市通航需求问题,提升我市的公共服务水平。我市镇街经济水平发达,企业数量众多,商务人士、城市居民都存在大量高效出行的需求,但是,正如贵会提案所述,由于我市通用机场缺失,不规范的通航飞行活动时有发生。随着东莞市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民众对医疗救护、警务飞行、抢险救灾、快速出行等公益性飞行服务要求逐步提高,尽快在东莞市域范围内选址建设综合性通用机场,是对我市综合交通立体网络的有力补充,是对我市应急响应服务网络的有效提升,将显著提高我市公共服务能力,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新名片。
二、通用机场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A1类通用机场跑道长度一般800米左右,占用连片土地一般在500亩左右,再加上周边需配套一定的临空产业用地,用地规模较大。我市城市开发建设量大、土地资源紧张,通用机场建设必将占用较大面积的连片土地资源,涉及大量规划调整、拆迁安置等工作。
(二)机场项目对选址周边建筑有一定的控高要求,对周边电磁环境、高压线等也有一定的控制,因此,项目选址必须与周边片区的开发建设统筹考虑。
三、推动我市通用机场规划建设的工作思路
如前所述,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统筹谋划。目前,我局正在开展东莞市通用航空相关课题研究,按照“需求为本、适度超前,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突出重点、体现特色,节约集约、绿色环保”的布局原则,通过基于通用航空服务功能的综合评价法,初步提出规划形成“一主、四辅、多点”的东莞市通用机场体系,以及“以无人机全产业链为特色,以公共与私人飞行服务为主导,以航空制造和执照培训为补充”的东莞市通用航空产业体系。同时,结合空域条件、场地条件、施工条件,经现场考察,《提案》中提出的寮步镇香市、谢岗镇大厚村、生态园燕岭湿地初步具备建设A1类通用机场的条件。下来,我们将对贵会提出的建议作重点考虑,并从组织机构、土地政策、建设模式、金融财政等方面研究保障措施,加快推动通用机场项目实施。
办理单位: 发展和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