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新区作为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十大平台之一和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平台,承担着打造东莞未来30年发展新引擎的历史使命,市委市政府正举全市之力打造滨海湾新区。
新区由三大板块构成,总面积12.623万亩,其中交椅湾3.0529万亩,沙角半岛5.1249万亩,威远岛4.4452万亩。滨海湾新区土地情况可谓“半张白纸、半张旧纸”。
交椅湾面积3.0529万亩,陆域面积1.1622万亩,陆域未建面积达1.0265万亩。原长安新区开发建设为滨海湾新区的发展预留了土地,交椅湾仍是“半张白纸”。
沙角半岛面积5.1248万亩,陆域面积3.5040万亩,陆域未建面积1.4126万亩,其中符合土规0.3471万亩;威远岛面积4.4451万亩,陆域面积3.1127万亩,陆域未建面积2.0309万亩,其中符合土规0.6747万亩。沙角半岛和威远岛开发历史较长,存在大量的已建成区,沙角半岛滨海湾站TOD都市区综合开发和平安集团威远岛智慧新城等都涉及大量的城市更新用地,可谓“半张旧纸”。
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要素,没有土地,滨海湾新区的开发建设无从谈起。而滨海湾新区土地整备面临着诸多难题。一是目前可利用的土地不多。交椅湾是滨海湾新区的核心板块,规划已基本定型,符合利用规划的土地,已基本安排了项目,如步步高、紫光、1.5级开发等,但仍然有大约5500亩的土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影响了重大优质项目的落地和招商工作,已落地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缺口农用地转用指标;二是存在大量的集体土地,村民对土地收入的期望值较高,利益平衡相对困难;三是由于早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土地开发管理的不规范,土地主要掌控在村组两级,私下流转集体土地建设情况严重。此外,已建成区中存在大量的历史违建。
建 议:
一是建立滨海湾新区土地统筹开发对接工作机制。滨海湾新区土地整备涉及多部门和镇街,协调难度大。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协调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城管局及滨海湾新区、虎门镇、长安镇,建立滨海湾新区土地统筹开发对接工作机制,成立相应的工作对接小组,定期开展工作沟通协调,围绕项目快速落地,推进土地统筹开发,加快新区发展。
二是明确沙角半岛和威远岛土地统筹开发原则。目前平安威远岛智慧新城、沙角半岛TOD都市区等项目亟待落地,迫切需要明确土地统筹开发原则。建议在维持土地所有权和镇、村土地开发收益分成不变的基础上,由滨海湾新区统筹土地负责招商项目落地,属地镇具体落实收地工作。
三是滨海湾新区可探索开展城市更新试点。利用滨海湾新区的政策优势,选取项目,先行开展城市更新试点,探索制定新区土地统筹开发利益平衡机制和基础设施征地拆迁补偿方案,市城管局等部门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四是在用地规模和用地指标上对滨海湾新区予以倾斜。交椅湾板块目前已招引了大量的优质项目,包括步步高智能制造中心、紫光芯云产业城、欧菲光电影像项目等,但仍然有大约5500亩的土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受省用地指标分配制度改革影响,已落地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缺口1700亩农用地转用指标,建议我市在用地规模和用地指标上予以倾斜,同时滨海湾新区会同市国土部门积极向省国土厅争取用地规模和用地指标。
提案者: 民建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