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市各类知识产权申数量快速增长,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保有量均居广东省前列等。但随之而来的问题越显突出,如专利的申请对政府资助政策有较大依赖,企业突击性申请专利(短期内申请大量相关的专利,专利质量低,缺乏持续性)的情况比较普遍;企业对当下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缺乏信心,对知识产权风险缺乏警觉;知识产权权利人维权意识不高,同时低质量专利的泛滥,也导致专利权人缺乏足够的底气去进行专利维权;知识产权、科技项目中介结构利用政策漏洞鼓动企业“走形式、拿资助”的情况越发普遍等等。

  最近,各级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意识到专利申请泛滥的问题,并开始大力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并适当加强了对专利保护的支持。虽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大量“垃圾专利”的产生,但仍会遗留/产生新的问题。

  
建    议:
  一、取消对专利授权后的资助,避免专利代理人为了追求专利授权而盲目缩小专利保护范围。

  通俗地来说,专利申请就像“跑马圈地”,圈越大保护范围就越大,但专利稳定性却像“吹气球”,气球吹的越大就越容易破掉。最理想的状态是要在专利的保护范围和专利的稳定性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专业且负责任的专利代理人在处理该问题时,不仅会考虑是否能够授权,也同时会兼顾尽可能的扩大专利的保护范围。随着政府的政策改变为只对授权专利资助后,可能会导致部分专利代理人刻意追求授权,而忽略掉专利保护范围,甚至刻意把专利的保护范围写的非常小,竞争对手很轻易就规避了过去,根本达不到专利保护的目的,这可能会直接毁掉一个优质的专利项目。会导致专利权人发现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抄袭这项创新的企业或厂家,想要维权的时候,才发现专利实质是“残废”的。这也会从根本上打击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和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因此,提升专利申请质量,不能仅靠打击非正常专利,而应从根源进行纠正。取消对专利授权的资助,可以避免“为了资助而申请专利”、“为了授权而缩小保护范围”等不正常现象。

  二、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支持力度。

  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本在于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成果,只要专利被有效保护,专利权人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自然就会加大专利申请力度、加大研发投入。但当前大量存在行政查处力度不够、政府部门支持欠缺、法院判赔数额较低等问题,影响到了知识产权维权。①建议加大行政查处力度,以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主导,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充分实现政府管理的职能、保障权利;②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结合我市产业、行业结构特点、企业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建立长效的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与创新创造激励战略;③建议法院提高法院判赔数额,建立高赔偿制度,增加侵权成本,给予专利权人抚慰。

  

提案者: 民建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