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正高规格高标准地推动中子科学城建设,其目标定位是依托国家级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核心载体和示范区域,建成大科学装置集聚之城、原始创新策源之城、高端科学人才荟萃之城。而今年初,深圳市决定在光明集中布局大科学装置,建设光明科学城,对其的定位是“世界一流科学城+深圳北部中心”。无论是我市的中子科学城还是深圳的光明科学城,其核心的科技依托都是位于我市的“散裂中子源”及未来布局的“南方光源”等国家级大科学装置群,其目的都是希望尽可能地吸引更多的高端科学人才在科学城里集聚、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集中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以促进政产学研的紧密协同。

  东莞中子科学城和深圳光明科学城两地直线距离仅7公里,不仅区位相邻、产业相似,连规划定位、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也相仿。在如此相近的物理空间下,两城应避免区位竞争,造成资源错配或重复浪费,而是应重点研究如何相辅相成、联动发展,增强重大科学设施集聚协同效应,发挥1+1大于2的作用,共同打造开放互通、布局合理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

  
建    议:
  一、抓紧建立莞深两市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

  中子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都是莞深两市近年来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必须要在市的层面达成联动发展的共识。因此要抓紧研究签署“东莞中子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联动发展合作协议”,并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由两市主要领导参与的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两个科学城协同发展的重要事项,明确双方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人才发展、规划衔接、交通对接、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的合作目标及方向。

  二、抓紧衔接两地空间规划及交通、科技、产业等系列专项规划

  规划是顶层的设计,在建立两地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基础上,应抓紧研究两地对于城市发展、土地利用和产业、科技、人才等专项规划方面的衔接,避免各自为政,让有限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

  三、抓紧打通中子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之间的快速通道

  目前我市已有“中子科学城—光明科学城通道”的初步选线并纳入了《中子科学城空间规划》成果。应抓紧与深圳市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明确建设日常安排,推动该项目早日启动。此外,还应积极研究两市地铁规划接驳的问题,特别是深圳13号线北延至松山湖的前期规划工作。

  四、抓紧制定双方在科技资源共享、人才交流合作方面的工作方案

  在签订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可通过成立两地科技产业专责小组、人才交流合作专责小组的形式,明确重点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并选定一批重点合作项目。例如探讨双方共建谱仪,共建公共实验室或向两地研究人员开放共享;利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人才培育的优势,委托培养一批我市急需科研人才;建成两地人才库,推动两地人才资源交流共享;比照深圳对其科技产业人才方面的资助与扶持,打造无差别的政策环境等。

  

提案者: 民建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