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截止2018年底,东莞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接近300万,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越来越严峻,莞城老城区尤为严重。
  莞城作为东莞千年文脉所在,历史街区建筑遗存也最为丰富,以莞城老街(振华路、大西路、中兴路、中山路等主要老街及周边小巷,广义范围包括北园北路、东江大道、光明路和运河西二路所包围的老区)为代表的历史街区是东莞悠久历史文化的直观表现。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莞城老城区长期以来形成的建筑与空间格局,街巷狭窄,仅容两台车通行,部分街道仅容一辆车通行,有的连汽车都无法通行。次干路严重缺乏、支路网络化低,进入莞城老街现有两处入口,即从运河西二路进入振华路和从可园北路进入阮涌路,两条路在大西路口交汇,均为单行线。路边商铺因往来货物运输,机动车、三轮车、自行车、行人等挤在一起,造成道路拥堵,加上停车场地严重缺乏,机动车占用车行道现象,道路拥堵情况日益严峻,这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城市品位。因此,在增加停车场地建设的同时,盘活老城区周边停车场所,活化历史街区,已经成为政府与广大市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的热门话题。
建    议:
  1、散式停车(散点式停车)、精细化划分街道停车位。因莞城老街范围较广,应以分散式停车(散点式停车)、精细化划分街道停车位、疏导停车作为改善停车难的思路。(1)可园北路日常交通量较小,可考虑靠近老街一侧划设停车位;(2)阮涌路改为双性线,方便疏导车流。

  2、变更细村市场东江大道出入口两侧绿化用地为停车场。细村市场东江大道出入口两侧绿化用地,因经年累月的使用,实际上已经成为老街附近两处大型停车场,建议顺应市民需求,变更绿化用地,改建成为标准化免费停车场,同时可以提升细村市场购物体验,进一步带动老街商业繁荣。

  3、振华路与市人民医院第一门诊交界处以及新光明市场西侧,建设立体停车场。因旧城拆迁,振华路与市人民医院第一门诊交界处已辟出一片空地,另外,新光明市场西侧,现已开辟数量较多停车位,建议参考广州流花展馆、重庆洪崖洞附近的停车设施,在这两处规划建设立体式停车场。

  4、将小型公共汽车引入莞城老街、细村市场。因莞城老街、细村市场日常人流量巨大,又缺乏公共汽车,建议将小型公共汽车引入莞城老街,缓解交通出行和道路拥堵问题。

  5、打通断头路。打通市人民医院第一门诊与振华路之间路段和洲面街与东莞市文联内部道路,此路再与新光明市场道路连接,让车辆与人流可从多渠道进出莞城老街。

提案者: 张天保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