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和计生局:
东卫函复〔2018〕157号
( B ):类
对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提案第20180055号的答复
李宝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诊疗信息管理、促进健康医疗信息互通共享的提案》(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第2018005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卫生信息化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计生工作,将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卫生计生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实践,将全民健康信息化工作作为强基层、促改革、惠民生的重点工程部署推进,坚持规划引领与项目支撑并重,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系统应用全面推进。认真组织实施广东省“十三五”全民健康信息化与网络安全规划,编制我市“一中心三平台” (全市卫生计生大数据中心,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三大平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硕,升级改造卫生计生数据中心,完成卫生计生信息专网建设,建成了5个高速裸纤环网;信息化系统建设在医疗机构全面延伸,完成试点医院与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对接;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不断升级优化,实现与省基卫信息平台的全面对接;完成全市预约服务统一平台一期建设和分级诊疗信息系统(试点)建设工作;卫生计生系统新协同办公平台上线使用;全员人口数据库及应用系统建设下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总的来看,我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您在提案中提到的我市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确实存在。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市信息化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一是市级信息平台标准相对滞后,未完全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全民健康信息化最新标准和规范。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上,经济落后镇街医院历史欠帐多,医院和医院之间信息化水平差距比较明显。二是信息化资源统筹和整合利用不够。数据孤岛、信息烟囱现象仍然存在。三是人才和经费保障相对不足。医疗卫生机构缺乏技术支撑人才,信息系统的建设、升级改造、运行维护缺乏资金保障。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来,我局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和省、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改善医疗服务、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大力加强全民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壁垒和孤岛,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探索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市和打造健康东莞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力推进全市预约服务统一平台(二期)建设。全市预约服务统一平台(二期)建设是2018年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也是我局2018年务期必成的重点信息工程。下来,我局将在预约服务统一平台一期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各试点单位的经验和需求,加快升级并整合预约诊疗服务资源,实现全市公立医院预约服务全覆盖。
(二)抓好区域电子病历共享平台建设。建立统一集中存储的电子病历共享体系,实现医院就诊的电子病历数据在区域共享平台上的互联互通,并打通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关联。部署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或云电子病历系统,提升部分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最终实现区域电子病历共享平台与区域内所有公立医院的数据对接,实现医疗机构间的电子病历互联互通。基于区域电子病历共享平台,实现东莞市全区域的电子病历管理,形成市级平台的医疗监管、信息互联。依靠完善的标准体系,建立完整的区域诊疗数据管理模式,形成医疗机构及管理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并且依托区域电子病历共享平台的标准化数据采集与安全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为公众提供健康信息查询、为分级诊疗和远程医疗等医疗服务业务协同提供数据共享交换、为公共卫生机构提供数据资源、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三)完成分级诊疗信息平台试点建设。构建支撑分级诊疗制度的信息化体系,以实现区域内预约诊疗服务、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服务为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的同质化。目前,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石龙镇和松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分级诊疗信息平台的试点工作。今年完成远程影像诊断、诊间支付等功能。通过分级诊疗,形成有效的就诊分流机制和上下联动的疾病诊治连续化管理机制,使群众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的诊疗过程形成一个闭环,实现家庭医生签约、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新秩序。
(四)进一步升级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与预约服务统一平台、分级诊疗信息平台的对接。实现与全省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对接。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卫生信息化行业标准升级相关功能并实现数据标准化改造,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模块,强化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等业务支撑和管理,提高基层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在数据汇聚的基础上进行业务监管和辅助决策。探索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先进技术和装备产品在社区的应用。
(五)狠抓医院信息化建设。切实解决医院信息建设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重点解决旧系统升级改造、部署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医院内部信息平台、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等关键问题。要加大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结合预算管理,列出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在医院自身财务收支安排中,预留信息化建设资金,同时想方设法吸收社会资本支持医院信息化建设。
(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信息化队伍业务水平。加强我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培训,举办专题培训班,系统学习全民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有关内容。积极发挥卫生计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的力量,营造学术氛围,组织多层次的业务人员培训、技术交流、专家讲座、考察学习等活动,提高信息化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领导签字:方泽槐
承办人姓名:赖苑波
联系电话:23280050
东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8年5月31日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
办理单位: 卫生和计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