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面对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来的新阶段特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近10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注重引导通过创新促进产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加工贸易作为传统产业,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主要贸易方式,是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我镇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均将服务外包业务捆绑到订单合同里,没有独立的服务外包合同。尽管国家、省、市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但主要针对专业服务企业,对加工贸易企业吸引力不大。由于没有利益驱动,导致目前我镇加工贸易企业剥离服务外包的情况较少。我镇作为东部产业园片区的中心,工业基础雄厚,尤其外资加工贸易企业规模较大,研发实力较强,均有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必须抢抓先机,优先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建    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依托一批重点加工贸易企业,推动企业服务业务环节分离;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认证,成立研发中心,创建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向行业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发展。

  2.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把生产环节中非核心的业务向社会提供,促进行业更加细分,为服务外包企业创造更多的业务,同时降低成本,提高加工贸易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3.加快园区建设,构建完善的园区服务体系,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形成一批知名度高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以产业环境营造促进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4.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重点引进服务外包行业领军人才、海外和沿海城市有服务外包行业从业经验的中高端人才,对服务外包企业引进中高端人才的,帮助其争取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开展员工内部培训和在职培训,积极支持培训机构设立服务外包专业课程,开展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为企业及培训机构争取国家省市扶持资金,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5.结合服务外包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重点行业和地区的招商推介行动,建立并保持与国外投资促进、服务贸易代表、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合作,建立本地大项目跟踪服务的长效机制,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提案者: 常平镇政协小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