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东莞市长安镇为制造型工业镇,随着工业发展迅速,伴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工业垃圾日益增加。目前,根据不完全统计,长安镇生活垃圾全年日均产生量700-800吨,工业垃圾约150-200吨。长安镇生活垃圾在近期均能处理,但在工业垃圾处理上,存在如下问题:

  工业垃圾无合适处理方式。现时长安镇的生活垃圾由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统一处理,而工业垃圾却因政策变化被分类拒绝接收。工业垃圾分为危险品垃圾和普通工业垃圾,危险品垃圾由专业环保公司以回收,普通工业垃圾由企业自行处理。长安镇目前工业垃圾多用外包方式来处理,在目前经营企业的各种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下降,导致部分的企业每日产生的工业垃圾采用其他不合法的方式来处理,比如直接将工业垃圾随处偷倒、堆积或私自焚烧的现象越来越多,问题日益严峻,企业及群众反映强烈。

建    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全社会对垃圾处置齐抓共管的大格局。建议从市级层面尽快完善垃圾处置规划和立法,出台有关垃圾处置的政策法规,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监管,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环保大格局。

  (二)升级改造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议市环保部门及发电厂共同研究制定升级改造方案,提升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更新配套的环保设施,使发电厂能接收处理工业垃圾,尽快解决工业垃圾处理难题。

  (三)找到关键点,正视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统筹规划,增加产能,考虑镇街处理垃圾的能力。首先,保证镇街垃圾焚烧的指标。再者,需要新建垃圾焚烧厂。在选址方面、做公众工作时,可加大对垃圾焚烧技术的宣传普及,让群众逐渐了解和认同;提高补偿额度、提供迁移地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法。新的垃圾处理场所可选择配套的环保设施和发电设备,从而起到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四)建立焚烧资源回收以及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企业园区。加强政府对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切实加强监管也是可行方法之一。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测,规范运营单位安装污染排放自动在线监控系统,采用电子显示屏和网络形式将污染物排放状况实时对外发布;聘请周围群众代表作为环保监督员,随时到工厂巡查,市民预约参观查看垃圾焚烧过程,保障群众充分的监督权与知情权。最后,重点建设垃圾焚烧资源回收以及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类企业。给予该类型企业一定期限财政扶持政策,优先聘用周边区域居民,提高群众对垃圾焚烧技术的认可与支持。


提案者: 李福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