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土局:
  市政协提案第20180139号《关于提高土地资源整合效率,做好招商准备工作的建议》收悉。我局经认真研究,结合工作职能,提出回复意见如下:
  一、 开展存量土地排查、盘活存量土地利用空间
  为真正用好、用活、用实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快重大项目及重大平台的建设,推动固定投资的有效增长,建议国土部门摸清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土地、“三旧”改造用地等不同类型存量土地的权属、现状、规划等情况,建立台账,研究出台关于盘活存量土地空间、全面提升项目承载力的政策措施,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用地需求;同时对项目用地进度和产出效益进行评估、考核,促进集约节约用地,进一步盘活存量土地利用空间。
  二、修编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将城市更新项目纳入重大项目
  为了拓展项目的承载空间,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品质提升,我局将积极研究将城市更新类项目作为一个专门类别纳入市重大项目,并对城市更新项目进行分类处理,推进城市更新的进程。同时,建议规划部门积极开展新一轮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于改造规模、改造区域、改造时序等方面的统筹作用,明确城市更新单元的划定规则和强制性内容,划定一批近、中期实施改造的城市更新单元,提出改造要求和实施计划。
  三、探索产业项目专家评审 “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从过去的“盼温饱”“求生存”,到现在“盼环保”“求生态”,要求做到“水更清、天更蓝”,则需要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土壤等方面共同防治行动,这是涉及环境、生态、生物等多学科结合的工作。其中,园林绿化废弃物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与一般城市垃圾有着本质区别,通过资源处理和资源开发利用,可以解决占用土地资源消纳或焚烧所带来的问题,能成为生产原材料或消费品,具有一定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还会成为生态有机质循环链中的一环,促进城市生态良性循环发展。因此,本人长期关注“园林绿化垃圾循环利用”的相关资讯。

  然而,园林绿化垃圾不如生活垃圾、污/淤泥的危害性明显,园林绿化垃圾的处理处置问题长期不受重视。这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据不完全统计,30%混于生活垃圾或填埋或焚烧,而70%被当地果农、园林公司简单堆放或夜间焚烧。随生活垃圾或填埋或焚烧,浪费了宝贵的可再生资源,还污染了环境和空气。
机制,提高项目的产业导向和效益导向
  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形势下,为了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 我局将协调招商部门加强项目的产业导向和效益导向,研究产业项目专家评审机制,从项目投资主体、投资强度、效益承诺、资源利用、产业类型、技术含量等多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分,确保招引项目的质量。同时对产业项目履约情况开展全面调研,进一步摸清全市产业项目效益情况、履约情况,深入分析项目履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提高项目履约水平的监管措施,强化项目履约监管,督促投资者履行投资协议,确保产业项目发挥应有效益。

 

建议:


  对我市拟建园林绿化废弃物回收利用示范点,有以下建议: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配套设施

  为维护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市场秩序,建议明确职能部门分工,明确收集、处理的监管工作,对产品品质的把控工作,并跟踪产品的出路,确保园林绿化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另外,园林绿化废弃物本是城市垃圾(需要处理经费),又是有机肥类似的产物,制定类似农用有机肥的相关政策去配套实施。政府相关部门如市政市容、园林绿化、环卫等要统一配合,做到政策、人员等相互协调,制定强有力的法规和经济手段,明确职能部门分工,加强监管力度。

  2、科学规划、正确选址、合理布局

  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园林绿化废弃物回收利用示范点2-3个,引进不同的先进的处理技术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处理,也可减少运输距离从而减轻运输成本。建议优选具备成熟技术、固定场所并且已具有消纳渠道的专业公司经营;同时,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一项公益性强的环保产业,离不开政府扶持,需要针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建议对资源化的环保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的优先选择。

  3、创新产品配方的科研能力,制定行业规范

  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众多,而要转化为优质的产品,对产品配方的创新研发最为关键。对经营处理园林绿化废弃物的企业要求有相关行业的自主知识产权,能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适合东莞发展需求的技术和手段。同时,具备制定相应行业标准规范的能力,以期技术得以推广应用。

  4、以生态为抓手,建立良好运行机制

  园林绿化废弃物可产品化为生物燃料、有机肥料、种植基质等,建议优选运营成本最低、生态效益最明显的资源化途径。园林绿化废弃物来源于土地,回用土地是循环利用最合适的资源化途径,并且产品具有有机质含量高的特性,特别适合作为边远山区贫瘠土壤的改良。 

提案者: 周世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