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的答复:
大朗镇政府:
关于贵镇主办的“关于支持大朗镇毛织企业‘走出去’的提案”,我局作为会办单位,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建议大朗镇毛织企业根据广东省科技厅发布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广东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工作的通知》(粤科函产学研字〔2017〕729号)要求,积极联系省内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核心企业,协同大朗毛织行业创新平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依托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创新要素的集聚,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积极对接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走出去”科技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打响大朗镇毛织品牌,引领产业的发展。
此函。
大朗镇的答复:
关于对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0133号提案的回复意见
叶沛华:
“关于支持大朗镇毛织企业‘走出去’的提案”(第20180133号)已收悉。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镇经与市商务局、科技局沟通交流,并组织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后,现回复如下:
一、关于坚持创新驱动,增强毛织产业发展后劲
提案中建议加快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创新,我镇均已采纳。下来,我镇将大力推进相关工作。一是积极联系省内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核心企业,协同大朗毛织行业创新平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落实产学研合作机制;并积极对接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走出去”科技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打响我镇毛织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二是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契机,以毛织产业创新发展为抓手,鼓励毛织产业开展机器换人应用示范,支持符合条件的毛织企业进行“机器换人”,更新生产设备,积极引导毛织企业申请技术改造资金。同时,充分发挥我镇“中国电脑针织横机集散基地”特色,继续扩大数控织机覆盖面,提升企业智能化生产水平。三是依托东莞大朗毛织“中国WTO/TBT—SPS研究评议基地”平台,帮助毛织企业熟悉国外相关标准和技术法规要求,促进出口毛织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提升出口毛织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和市场适应力。
二、关于研究先进经验和发展理念,延伸两端产业链
提案中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更多毛织企业去常熟、濮院等产业集群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和发展理念,我镇已采纳。今年4月18日,我镇组织考察团赴濮院镇开展考察对接、学习交流活动,参观了2018年中国毛纺织产品交易会、中国嘉兴国际毛衫城、伟隆毛纺织有限公司和桐乡市巨星针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地,通过与对方开展深入交流、探讨合作事宜,进一步了解当地毛织产业发展情况、发展规模及发展方向等,学习了对方的先进经验。
三、关于推动企业“走出去”,提高品牌影响力
提案中建议由政府牵头,行业协会组织企业抱团参加国内外展会,我镇已采纳。大朗镇一直重视毛织产业的进步与发展,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近年来,多次组织企业参加北京、上海、成都、满洲里等大朗毛衣“国内行”活动,以及纽约、巴黎等国外知名服装展,并出台《大朗毛衫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支持优秀企业走出去。今年3月14日—16日,我镇组织44家毛织企业组团参加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国际针织(春夏)博览会”,联合打造大朗毛织的整体形象。下来,我镇将继续办好大朗毛衣“国内行”活动,并积极推进毛织企业抱团外出参展,例如计划组织企业抱团参加5月底的莫斯科服装展、9月份的巴黎服装展及上海展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同时,主动向毛织企业推广各类优惠政策,协助企业做好参加境内外展会、建设研发中心、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的资金补助申请,提高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开拓更多的国内外市场。
大朗镇人民政府
2018年5月21日
市商务局的答复:
东商务函〔2018〕209号
关于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20180133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大朗镇政府:
政协第20180133号提案《关于支持大朗镇毛织企业“走出去”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我局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借助东莞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工作的新契机,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局积极构建东莞市国际会展服务平台,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大胆“走出去”,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提高莞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一是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外经贸水平的实施方案》、《东莞市促进企业开拓境内外市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东莞市促进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并由我局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了《东莞市商务局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对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投保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增强综服企业服务能力、新办展会、成长型展会、重点品牌展会、引进型展会等予以财政支持,进一步推动企业开拓市场,促进东莞会展业发展。
二是制定展会推荐目录。根据我市产业实际和企业参展情况,以“产业优先、效果优先、市场优先”为原则,首批筛选出50个贸易型品牌展会作为财政资金支持参展展会,形成了《境内外贸易型展会推荐目录》,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其中,涉及纺织服装鞋帽产业的品牌展会就达8个。
三是组织企业开拓市场。积极加强与推荐目录展会组织机构合作,利用政府资源和规模优势,为企业争取更多资源、更好展位、更低价格,全力支持企业开拓市场。2017年,我局先后组织了1300多家次企业参加了广交会、香港时装节、美国消费电子展、香港春季电子展、厦门工业博览会、中国食品和饮料展等品牌展会,并按有关规定,对参展企业的展位费、特装费的50%给予支持(广交会除外),最高支持10万元。另外,我市鼓励支持行业协会、组展企业等组织东莞企业自行组团参展,不但对参展企业的展位费和特装费给予资助,还对组织单位给予组展奖励。
四是做大做强市内展会。支持市内展会做大做强,推动企业在“家门口”参展获取订单,提高参展便利性和积极性。一方面,根据《东莞市重点品牌展会认定办法》的精神,每年组织认定东莞市重点品牌展会,并在资金、政策、宣传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2017年,经申报、初审、综合评审、社会公示和市政府同意,认定“第15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等15个展会为“2016年东莞市重点品牌展会”,每个项目奖励100万元(市财政直接出资支持的除外)。另一方面,加强与专业品牌展会组织单位沟通对接,积极引进各类专业展览会来莞举办。如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德国焊接学会等联合主办的“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确定2018年移师我市举办,展览规模逾8万平方米。
五是支持出口信用保险。我市属于外向型经济,出口业务量大,支持出口信用保险,为企业开拓市场保驾护航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对企业购买“新兴市场政治及订单风险项目”和“小微企业专项”的出口信用保险的,由市财政按保险费的10%给予支持,加上省和镇街也给予支持,基本上企业就免费享受了政策保障;对企业购买出口信用保险(除“新兴市场政治及订单风险项目”和“小微企业专项”外),按企业实缴保险费的20%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每年累计最高支持50万元,对于我市“倍增计划”企业,可最高支持100万元。另一方面,为帮助企业知晓政策、用好政策,借助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坚定企业开拓市场的信心,提高开拓市场的积极性,我局还联合市检验检疫局、市经信局、香港贸发局、中信保等,分别在大朗、东城、厚街、虎门、长安、塘厦等镇街举办“开拓市场”政策宣讲会,重点宣传出口信用保险、参展、原产地证、倍增计划等相关政策。
助推企业开拓市场是我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接下来我局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修订完善扶持政策,加强与品牌展会组织机构合作,利用政府资源和规模优势,积极组团参展,进一步提升“东莞制造”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东莞市商务局
2018年4月8日
办理单位: 大朗镇,商务局,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