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对未来区域发展进行重新部署,在“一中心四组团”城市格局的基础上,东莞全市划定为六大片区,石碣镇和高埗镇被划入城区片区。
石碣镇目前流动人口约25万,截至2017年8月底,石碣镇新增工商牌照22537个,同比增长14.8%;9月底,石碣新签外资项目11宗,增资8宗,实际利用外资2136万美元,全市排名第10;新签内资项目33宗,实际投资总额13.9亿元,增长15%。2017年前三季度,石碣镇生产总值117.3亿元,同比增长8.4%;规上工业增加值70亿元,同比增长8.3%。
作为全国首个“电子信息产业名镇”,石碣有着全国最大蔬菜供港基地,早期工业发展位居全市前列,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但随着区域优势突显重要,房地产发展迅猛,目前供应量达到近200万㎡,9-11月份石碣新建商品住宅网上签约销售排名全市第三。保利集团于2017年11月2日签约投资200亿打造挂影洲新型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随着东莞市崇焕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东莞市动漫文化交流协会落户石碣等种种数据显示,石碣作为北大门的门户作用日益凸显,无论生产力、消费需求还是商业潜力都将大大提高,同时也必将带动人口升级,大量引入高端人才和优质企业进驻,预计未来人口增长约15万人。
但是,目前石碣的城市规划还有一些停留在建设工业乡镇时期的阶段,道路交通、公共配套、环境绿化等设施已出现保守、残旧、老化的情况,与石碣入城、打造宜居生态镇区的理念不符。石碣大王州桥是石碣南接东城和城区,北通广州和增城的主要干道,也是由南至北贯穿东莞北大门的重要中轴线。大王洲大桥建成通车运营至今已有22年,如今出现多处水泥柱和横梁有裂缝和脱落、水下桩基础破损等恶化现象,存在安全隐患。且目前每天在桥上过往的车流量、人流量和承载量与22年前已不能同日而语,桥面车道太窄,整条中轴线由大王洲大桥南端至北延伸至北王大道的路灯、绿化等公共配套设施明显落后和不足。
建议:
为真正体现东莞北大门的作用和优势,留住高端人才扎根石碣,全面提升石碣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使石碣真正融入城区,提出下述建议:
一、打造好大王洲大桥至北王大道的专业配套设施,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大王洲大桥加建拓宽,全面提升大王洲大桥的形象工程。由大桥最南端起延伸至北王大道公路两旁加装配套LED路灯,按城区标准重新修建园林绿化带和人行道,以及在重要路口加配道路标识,道路作全面升级,使大王洲大桥成为石碣融入城区的标志性桥梁和纽带。
二、重新开放购房入户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落户石碣,以及增设开办公办中、小学校,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和解决学位的缺口问题,保障人才扎根石碣,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为石碣创造更多税收,让市民从安全、教育、医疗等方面得到保障。
三、升级石碣交通网络,增加公交站点,完善客运站等公共交通便民设施;争取连接R2线轻轨,东宝站向大王洲桥延伸进入石碣、高埗等镇区,形成市区一体化。
四、规划未来将石碣镇和高埗镇行政级别升级为“街道办事处”,为石碣、高埗正式融入城区片提供更高保障和有效推动。
石碣作为东莞市中心的后花园,必须大力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内涵和品质,加快打造滨江生态宜居魅力镇区,提高城市吸引力和承载力,积极为融入大城区作好铺垫。
提案者: 刘锦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