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等,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部署。
  东莞市是全国医改试点城市,在全民医保和社区医疗建设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绩,每个镇区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起各镇区基本公卫项目,包括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以及每个公民从出生到老年所有的健康管理过程等15个项目。公共卫生工作量非常巨大,以清溪镇为例:服务人口为30.91万人,共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40万份,有效管理的25万份。65岁以上常住居民3700人,每年要为其提供一次免费健康检查工作。管理高血压患者13200人,糖尿病患者3640人;3-6岁儿童免费体检9300人;计划免疫针次一年达12万人次。如此大的工作量仅由13名公卫医师和54名全科医师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缺口达一半以上。由于各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当地区政府管,当地政府,由于各镇区政府财力与领导重视程度不同,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不平衡,如寮步、大朗、长安、东坑等镇社区医疗开展较好,其他大部份均处于维持和应付状态。其主要原因如下:
  1.东莞市相关各级政府对社会卫生医疗建设不够重视,总想卫生医疗推向社会,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社区医疗建设相对滞后,全东莞医疗卫生人员待遇远低于周边地区和内地大部分稍发达地区,特别是社区医疗医务人员待遇更低,导致大量东莞医务人才流失,2017年光清溪镇公立医疗机构离职的专业技术人员达60人之多;且高级医疗骨干难于引进。
  2.东莞市培养全科医师等专业人才体系不完善,目前仅靠几天简单培训和考核,很难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师等专业人才
  目前东莞市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公卫医师、全科医师都严重不足,和我市经济大市的地位非常不配,也与我市卫生强市不符,更无法有效地完成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政府务必重视,讲究实效,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待遇,营造良好的医疗卫生工作环境,科学管理,建立科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建设体系,才能实现健康东莞,保障东莞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议:

  一.各级政府务必清晰认识到东莞目前医疗卫生发展现状,特别是政府医疗改革办公室应深入基层调研,掌握东莞市医疗卫生现况和发展困境,提出一项真正符合东莞卫生医疗改革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参考,而不是简单的文件上文字改革。
  二.各级政府务必提高卫生医疗财政投入,一是要参照周围发达地区,提高全市医务人员的待遇,特别是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待遇,减少医务人才大量人流失;二是加强人才引进;三是可加强医疗人才培养,特别是全科医师等培养。
  三.打造全市社区卫生医疗人才培养体系建设:1.调整和解决社卫人员的编制和职称晋升问题;2. 全市统一社卫中心人员薪酬标准:目前全市各镇区社卫中心人员工资待遇,都是各镇街政府制定,各地不一,差距很大,有失公平,影响巨大,可参考教育系统,设立全市统一的指导薪酬标准;3.建立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和流程;4.搭建东莞市社区全科医生、公卫医生等专业人才进修培养规范化基地:政府应专项财政支出,由东莞市卫计局、医学会、医师协会等组织和规化全科医师定期培训和考核机制,加强基层医院和社卫中心医师各方面的培训,尽快培养出大量合格全科医师,缓解全市全科医师大量短缺,满足东莞社区医疗的需要。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