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籍历史名人李章达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民主革命先驱,他一生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讨袁运动、护国、护法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参与了协商建国。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任广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和广州市各届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他逝世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中南行政委员会代主席叶剑英以及各民主党派人士都发来唁电,深表哀悼!
  为了学习弘扬李章达爱国、革命的精神,早在2015年,李章达故居被民革中央确定为民革前辈故居及纪念场馆,成为各级民革组织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活动的重要一站。随着东莞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视,经过多方努力推动,李章达故居于201512月挂牌东莞历史名人故居,莞城街道办事处现已对李章达故居提出了总体的保护方案,但由于涉及产权、审批权限、资金以及周边土地建筑权属等等问题,故居保护方面的工作推进情况仍不够理想、不够全面,主要存在问题表现为:
  一、年久失修 状况堪忧
  李章达故居年久失修,屋顶砖瓦损坏严重,经常性的漏雨透风,以及遭受白蚁虫蛀,建筑内部的木质结构和墙体受到严重侵蚀,随时有倒塌危险,状况堪忧。如不尽快加以修复,极有可能对故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未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力度不够
  李章达作为民主先驱,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解放后国家建设等各时期,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作为多个民主党派的创始人之一,被国家任命为首届中央人民政府委会委员,是开国元勋。他的档案资料被收录在中央档案馆,他的画像被永久安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这是国家对李章达功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全体东莞人民的光荣与骄傲。但目前李章达故居并没有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严重影响了李章达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三、无法满足广大市民参观学习、爱国主义的需求
  据调查,常年有学生、市民、海内外同胞自发来到李章达故里寻找英雄足迹。由于目前没有落实有效的故居保护方案,且加上房屋的现状破落严重和李章达的后人仍居住在此等原因,实不利于对外接待参观的市民和其他地区的领导。
  

    议:

  历史文化作为一座城市的魂,除了看得见的建筑遗址以外,更重要的是看不见的精神传承。历史名人故居是讲好红色故事,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宝贵资源。习近平主席多次对弘扬红色文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李章达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廉洁自律的作风正是我们一直提倡的正能量,与厚德务实的东莞精神高度契合,加强李章达故居的保护利用对弘扬和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开展社会主义爱国教育,对突出城市特色,讲好东莞故事,提升东莞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议:
  一、成立市层面的工作小组
  李章达故居和李扬敬故居对门而立,在保护规划上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行性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和利用。但由于两故居的产权人不统一,一直未统筹规划利用,因此,建议由市文化广播电视出版局牵头、市机关事务、旅游、财政、规划、国土、房管、财政和莞城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和镇(街)组成李章达、李扬敬故居保护和开发专项工作小组,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开发利用。并加快落实李章达、李扬敬故居的保护规划、资金、土地和修复等具体工作。
  二、加大保护力度。首先,尽快推进将李章达故居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便更好地对李章达故居进行全面的保护。其次,建议由莞城办事处负责抓紧对李章达故居进行除危加固,及时解决故居漏雨、白蚁虫蛀等问题,做好抢救性工作,以免故居进一步损坏。
  三、统筹建设李章达、李扬敬故居纪念馆。紧靠李章达故居旁边有一块1000平方米的老干警之家的空地,从该幅空地的地理和规划功能看,更适合作为李章达、李扬敬故居纪念馆的建设用地,在此可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和促进和平统一的基地,为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把它建成民主党派的工作阵地,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李章达参与创建民促、民革以及创建广东民盟的相关历史。
  四、挖掘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市场
  进一步丰富李章达故居及纪念馆的文化内涵,成立李章达研究会,收集资料、图片、实物、影像,研究李章达的生平事迹及社会影响。举行图片展、研讨会,在诞辰纪念日、革命纪念日举行各种红色主题活动。深入挖掘史料,出版发行李章达的书籍、画册和影视作品等。此外,加大对周边环境进行规划、征迁和整治工作力度,完善公共配套设施。进行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配套的规划和开发利用。
  五、加强宣传工作
  配合各项活动进行广泛报道和宣传,定期向社会发布研究成果。建设网站和公共号推送相关资讯。同时设置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维护、安保、参观接待和解说工作。安排市民、学生、游客参观学习,联系民主党派、协会、学校、单位、企业等组织开展各类红色主题活动,带动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