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8月17日《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调整)及线网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中明确东莞地铁1号线将设置人民医院站。 |
建 议: |
1.市委市政府应高度重视人民医院轨道交通综合体的规划和建设,由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考察、规划和评估市人民医院站轨交综合体建设的可行性、规模和经济社会效益; |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1.2017年8月17日《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调整)及线网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中明确东莞地铁1号线将设置人民医院站。 |
建 议: |
1.市委市政府应高度重视人民医院轨道交通综合体的规划和建设,由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考察、规划和评估市人民医院站轨交综合体建设的可行性、规模和经济社会效益; |
提案者: 民革市委会
答复单位: 万江街道
答复文号: 无
答复日期: 2018年03月23日
联 系 人: 万江街道
联系方式: 22286091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东莞市轨道交通:
市政协《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第20180206号)已收悉。结合我街道职能,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我街道已同意启动轨道1号线人民医院站TOD综合规划,现正按有关程序推进各项工作。
此复
答复单位: 卫生和计生局
答复文号: 东卫函复〔2018〕66号
答复日期: 2018年04月02日
联 系 人: 黄桓増
联系方式: 23281188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东卫函复〔2018〕66号
关于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
第20180206号的会办意见
市轨道办:
转来《关于将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建成复合型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建议》(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0206号)己收悉。针对与我局职能有关的内容主要是“应考虑将人民医院部分地面小汽车停车场改造成公交车停车场,同时增设大型地下停车库与轨道交通综合体立体衔接,既解决人民医院停车难问题又改善万道路商业停车混乱问题。”,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市人民医院目前确存在停车难问题
东莞市人民医院是东莞市目前最大的公立综合医院。随着万江院区的投入使用,以及医院医疗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到该院就医的人数急剧增加。据统计,2017年医院门诊量超过300万人次,住院病人近10万人次,日门诊量达8000人次,日车流量超过1.2万辆次,共有8路公交车停靠。医院仅有100多个地下车位,虽经过多次增设车位,也只能提供1537个车位,远不能满足停车需求。由于院内车位无法满足巨大的车流量,导致院内外交通经常堵塞,严重影响医院的交通、治安、消防秩序和安全,也给市民看病造成许多不便。
二、支持相关提案建议,积极配合落实
我局非常赞同政协提案中将人民医院站建成复合型轨道交通综合体建议,认为其能解决市人民医院停车难问题。为推进落实,我局已督促市人民医院在2017年联合市相关部门洽谈地铁1号线TOD项目(计划开发万江院区正门位置至急诊位置的地下空间,联通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点出入口,届时市民可直接从地铁出口通往门急诊)。由于项目规模庞大、涉及因素众多,因此项目的开发工作正谨慎推进中。
最后,衷心感谢您们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东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8年3月30日
答复单位: 东莞市轨道交通
答复文号: 无
答复日期: 2018年04月03日
联 系 人: 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28639833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在城市土地稀缺、能源紧张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建设城市综合体越来越成为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关注的重点。建设轨道交通城市综合体对于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增加地铁客流、提高居民出行便利以及城市发展均有积极作用,也是每个城市在轨道交通开发建设的工作重点,我市确实有必要对该类项目进行研究。
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站场周边土地综合开发(TOD)及轨道交通站场综合体(TID)建设工作,该项工作由市TOD轨道办负责统筹协调及推进,市发改局、规划局、国土局、住建局、交通局、属地政府、东实集团等相关部门配合。轨道公司作为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单位,也在积极地配合有关工作。依据目前我司组织编制的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设计方案,建议中提及的人民医院站规划为地下站,在设计中已预留了与周边物业相连接的接口条件,后续将结合该站点周边土地综合开发方案和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逐步深化完善站点的设计及建设方案。
答复单位: 万江街道
答复文号: 无
答复日期: 2018年04月08日
联 系 人: 万江街道
联系方式: 22286091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轨道办:
市政协《东莞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第20180206号)已收悉。结合我街道职能,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我街道已同意启动轨道1号线人民医院站TOD综合规划,现正按有关程序推进各项工作。
此复
答复单位: 财政局
答复文号: 无
答复日期: 2018年04月17日
联 系 人: 财政局
联系方式: 22831195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关于东莞市第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代表建议
第20180206号的会办意见
市轨道交通建设及TOD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东莞市第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民革市委会建议《关于将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建成复合型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建议》(第20180206号,以下简称《建议》)收悉。经研究,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供参考:
关于《建议》第一点提出“市委市政府应高度重视人民医院轨道交通综合体的规划和建设,由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考察、规划和评估市人民医院站轨交综合体建设的可行性、规模和经济社会效益”。根据目前市人民医院人流量大,停车难的特点,将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建成复合型轨道交通综合体具备商业开发条件,同时可解决停车难问题,我局认为,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局将积极配合参与市人民医院站轨交综合体建设的可行性、规模和经济社会效益的评估论证,以该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平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重大战略发展平台和区域的资金投入。
东莞市财政局
2018年4月3日
经办人:李建明, 联系电话:22833021
审核人: , 联系电话:22832496
答复单位: 市规划局
答复文号: 东规议函〔2018〕67号
答复日期: 2018年05月07日
联 系 人: 市规划局
联系方式: 22383622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东规议函〔2018〕67号
关于报送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0206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市TOD轨道办:
东莞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0206号提案《关于将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建成复合型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建议》收悉。经研究,根据我局职能,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 我局已连同万江街道办就开展轨道1号线人民医院站TOD规划研究工作的申请函至市TOD轨道办并获得同意的回复。下一阶段我局将会同万江街道办,依据《东莞市轨道交通站场地区规划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设计单位尽快完成TOD规划编制。
二、 关于代表提出的交通设施及轨道交通综合体建设建议,我局将会同万江街道办,组织设计单位在TOD规划中重点加以研究论证。
东莞市城乡规划局
2018年5月4日
(联系人:交通市政科 王轩锐,电话:22383622)
答复单位: 轨道办
答复文号: 东轨道办函【2018】228号
答复日期: 2018年05月14日
联 系 人: 轨道办
联系方式: 王建明,22832049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东轨道办函〔2018〕228号
签发人:李天海
对东莞市政协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
第20180206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将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建成复合型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建议》(东莞市政协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20180206号,以下简称“建议”)收悉。十分感谢你们对我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建设的关心和关注!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东莞市人民医院是东莞市目前最大的公立综合医院,随着万江院区的投入使用,以及医院医疗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到该院就医的人数急剧增加。据统计,2017年医院门诊量超过300万人次,住院病人近10万人次,日门诊量达8000人次,日车流量超过1.2万辆次,共有8路公交车停靠。医院仅有100多个地下车位,虽经过多次增设车位,也只能提供1537个车位,远不能满足停车需求。由此可见,市人民医院目前确实存在停车难问题。为此,按照你们提出的有关建议,我办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该问题:
一、针对“建议”第一点“市委市政府应高度重视人民医院轨道交通综合体的规划和建设,由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及TOD开发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考察、规划和评估市人民医院站轨交综合体建设的可行性、规模和经济社会效益”。
在目前我市土地稀缺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建设城市综合体(简称“TID”),对于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增加地铁客流、提高居民出行便利以及城市发展均有积极作用,也是我市在TOD综合开发中的重点工作和重要抓手。根据市人民医院人流量大,停车难的特点,将1号线人民医院站建成复合型轨道交通综合体具备商业开发的条件,且同时可解决停车难问题,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在我办和市规划局的指导下,万江街道已启动1号线人民医院站TOD综合开发规划编制,现正按有关程序推进各项工作。另外,为全力推进轨道交通站点TID开发工作,我办于5月7日会同东实集团、市轨道公司等单位对万江街道进行了走访,详细了解万江街道有关TID衔接方面诉求,积极推动万江街道范围的1号线站点施工图设计与TID项目建设有效衔接。
二、针对“建议”第二点“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建设应充分整合道滘-万江两地沿万道路两侧的商业及相关配套的规划与布局。既要解决和分流对外交通,又要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增加公交线路和相关停靠设施的安排”。
我办牵头编制的《东莞市轨道交通站场TOD综合开发总体策略研究》提出了不同轨道交通站点的分级类型、TOD统筹主体分类等内容,从分类方式看,人民医院站为市、镇联合统筹的社区型站点。该站点的TOD综合开发规划将在我办和市规划局的指导下,由万江街道委托专业的设计咨询单位进行编制。在TOD综合开发规划中,将分析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空间发展重点,从而合理确定交通功能定位,明确轨道交通站场周边片区的主要功能构成。并根据站场交通功能定位,结合用地布局,对站场交通接驳设施、道路网、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设施、以及交通组织等做出规划安排,明确道路网密度、交通接驳设施规模及布局要求、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设施布局要求等强制性规定。
三、针对“建议”第三点“应考虑将人民医院部分地面小汽车停车场改造成公交车停车场,同时增设大型地下停车库与轨道交通综合体立体衔接,既解决人民医院停车难问题又改善万道路商业停车混乱问题”。
由于人民医院站周边土地资源紧张,站点周边停车需求巨大,大型停车场需结合地块综合开发进行配套完善。为推进解决停车难问题,市卫计局已督促市人民医院主动与市相关部门洽谈人民医院站TID开发工作。同时,根据市轨道公司组织编制的1号线一期工程设计方案,“建议”中提及的人民医院站规划为地下站,在设计中预留了与周边物业相连接的接口条件。下来,我办将积极指导市人民医院推进TID开发,在编制人民医院站TOD综合开发规划和TID概念方案时,重点考虑你们提出的建议。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及TOD开发
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2018年5月14日
(联系人:廖智勇,联系电话:22832035,13412470731)
答复单位: 东实公司
答复文号: 东实复〔2018〕151号
答复日期: 2018年05月15日
联 系 人: 东实公司
联系方式: 13717187919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市TOD轨道办:
市提案管理系统转来关于民革市委会《关于将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建成复合型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建议》收悉。现就有关意见函复如下:
我集团2013年至今会同规划局一起牵头先后启动编制了36个轨道站点的TOD综合开发一体化规划,1号线人民医院站尚未正式开展TOD综合开发一体化规划研究。根据《东莞市轨道站场 TOD 综合开发总体策略研究深化工作总报告》,1号线人民医院站统筹主体为市镇联合统筹站点,根据《东莞市轨道交通站场地区规划管理办法》,市镇联合统筹站点TOD规划由市规划局会同镇街组织编制。建议后续规划局与镇街组织该站点TOD综合开发规划时,认真研究《关于将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建成复合型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建议》,加强站点与人民医院及周边用地的交通组织规划研究。我集团如有机会参与人民医院站TOD综合开发建设,我集团会尽力协助TOD轨道办,按市政府的要求加快推进人民医院站开发建设等相关工作。
特此函复
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5月14日
(联系人:陈苏莉;联系电话:28822340,15994765510)
答复单位: 道滘镇
答复文号: 20180206
答复日期: 2018年05月11日
联 系 人: 道滘镇
联系方式: 81332104
反馈意见:
反馈备注:
答复内容:
市轨道办:
转来《关于将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建成复合型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建议》已收悉, 针对民革市委会所提出的将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建成复合型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建议,我所十分认同,此举不但可以提升站点周边地块的土地价值,更可以提升其周边地块交通的便捷性,切合党十九大会议提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工作要求,经综合各相关部门意见,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我镇在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TOD规划范围内占地面积约155.4亩,占比为12.4%,用地以医疗卫生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为主,现状建成的标注性建筑为市人民医院。该站点的位置位于万江街道办辖区范围内,站点的TOD和TID规划设计应以万江街道办的意见为主。
二、为积极推动我市交通轨道站点TOD规划的建设工作,我所前期将主动跟相关部门做好对接工作,成立专责小组开展轨道站点TOD规划设计、项目报批和管理等规划服务保障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和发展。
特此函复。